前言
特朗普政府所倡導的“對等關稅”策略,給全球經貿體系帶來了深遠的影響,而臺灣地區在這股浪潮中也受到了極大的沖擊。
作為一個高度依賴外部市場的外向型經濟體,臺灣在面對美國加征關稅后,眾多企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4月20日,在兩岸基層民生發展交流會上,臺灣代表提出希望大陸實施零關稅政策,并表示臺灣民眾會銘記大陸的好意。國臺辦主任宋濤則為臺灣同胞描繪了一幅藍圖。
那么,臺灣代表提出的兩岸零關稅是否具有可行性?宋濤又為臺灣同胞規劃了怎樣的未來方向呢?
臺代表提議,零關稅引發熱議
自從特朗普掀起關稅大戰以來,臺灣半導體出口遭受重創,這不僅影響到先進制程的研發投入,還可能拖累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步伐。
對于許多中小企業而言,這場關稅風暴更是讓它們舉步維艱。一些產品的利潤僅約10%,但被加征32%的高額關稅后,經營難以為繼,只能選擇停產或關閉,導致大量員工面臨失業風險,社會經濟穩定也因此受到波及。
在這種艱難的局面下,臺灣民眾對賴清德當局的不滿情緒逐漸升溫,他們開始將目光投向大陸,期待獲得來自大陸的支持與幫助。
4月20日,杭州隆重舉辦了兩岸基層民生發展交流會,國臺辦主任宋濤、國民黨副主席連勝文等近300位兩岸相關人士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兩岸發展的大計。
旺旺集團副董事長周錫瑋在會上提出了一個備受關注且大膽的建議。他誠懇地指出:
大陸可以全面開放對臺灣的合作,包括恢復所有通航點,讓兩岸人員往來更加便捷;對臺灣出口至大陸的所有商品實行最低關稅甚至零關稅政策,以降低臺灣產品進入大陸市場的成本,助力臺灣企業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同時,大陸還可以協助臺灣解決各類資源短缺問題,如水電、天然氣、勞動力和市場等方面的需求,全方位支持臺灣經濟發展。
周錫瑋充滿信心地認為,這一計劃一旦落實,將帶來兩大顯著好處。首先,它能夠打破民進黨散布的謠言。
長期以來,民進黨為了實現其特定的政治目標,惡意宣傳“大陸只想占有臺灣的土地,總是欺負臺灣人”,這種錯誤言論在島內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如果大陸采取上述措施,就能夠有效反駁這些不實言論,使臺灣民眾認識到“真正傷害臺灣的是美國人,而不是大陸人”,還原事實真相,增進臺灣民眾對大陸的信任與了解。
其次,若大陸伸出援手,臺灣民眾會在內心感激大陸。
零關稅可行嗎?現實情況潑冷水
盡管周錫瑋代表的提議充滿了對改善兩岸關系的美好愿景,但從實際操作層面來看,其可行性極低。
雖然全面實施零關稅政策短期內可能緩解臺灣因美國關稅帶來的壓力,但從長遠角度看,這無疑會對大陸本土相關產業造成嚴重沖擊。
例如,臺灣的農產品和部分輕工業產品在價格和質量上具有一定競爭力,一旦零關稅政策放開,大量臺灣商品涌入大陸市場,可能會擠壓大陸同類產業的生存空間,導致大陸相關企業訂單減少、收入下滑,進而引發失業等一系列社會經濟問題,破壞大陸自身的經濟利益平衡。顯然,這種以犧牲自身利益為代價的援助方式并不具備可持續性。
回顧歷史,大陸始終秉持著“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對臺灣釋放了諸多善意,并在貿易政策上給予了臺灣很多優惠條件。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大陸就開始對臺灣部分商品實施低關稅或零關稅政策。自2005年起,陸續對產自臺灣的15種水果、11種蔬菜和8種水產品等進口實行零關稅政策,為臺灣農產品進入大陸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持,許多臺灣農民及相關從業者因此受益。
2010年簽署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更是將這種優惠政策制度化、常態化,進一步降低了兩岸貿易的成本,推動了兩岸經貿交流的繁榮發展。然而,民進黨當局卻背道而馳,無視大陸的善意付出。
自2016年民進黨執政以來,不僅拒絕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破壞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還在貿易領域頻頻設置障礙,單方面對大陸商品設立重重壁壘。
這些歷史事實清楚表明,單純依靠單方面的“惠臺政策”,尤其是像全面零關稅這樣激進的舉措,并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兩岸關系現狀,更無法有效推動兩岸統一進程。
因為兩岸關系的核心在于政治認同和國家主權問題,經濟手段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政治互信作為基石,再多的經濟讓利也難以換來真正的和平與統一。
宋濤三句話,高瞻遠矚指明方向
國臺辦主任宋濤在交流會上提出的三句話極具戰略眼光,從不同角度為兩岸民生發展規劃了切實可行的藍圖。
宋濤主任強調,要不斷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增強民生發展的動力。
大陸擁有完善的產業體系、廣闊的市場空間以及巨大的投資和消費潛力,這些優勢為兩岸合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比如,在電子信息產業領域,許多臺灣電子企業與大陸企業開展深度合作,借助大陸的產業鏈配套優勢和市場優勢,實現了規模化生產和快速市場拓展。
它們在大陸設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與大陸企業共同研發新技術和新產品,不僅提升了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市場競爭力,也為大陸電子信息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宋濤主任提出的第二點重要內容是堅定守護兩岸共同家園,強化民生發展的保障。
幸福的生活離不開強大的祖國支撐。只有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共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才能將命運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中。
“九二共識”明確了兩岸關系的根本性質,是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關鍵所在。在其指引下,兩岸交流合作得以蓬勃開展,兩岸同胞的利益福祉得到了切實保障。
然而,近年來,民進黨當局固守“臺獨”分裂立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頻繁勾結外部勢力,不斷進行“謀獨”挑釁活動,嚴重破壞了兩岸關系的和平穩定,給兩岸民生發展帶來了極大威脅。
與此同時,美國出于遏制中國發展的戰略意圖,在經濟、科技等領域對臺灣進行滲透和控制,企圖將臺灣作為其“以臺制華”的棋子。
第三點,努力實現民族偉大復興,拓寬民生發展前景。兩岸的終極目標是作為一個整體共同實現民族復興,這是歷史賦予兩岸人民的神圣使命,也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唯有沿著這條唯一正確的道路前行,兩岸才會有更大的發展潛力和光明的未來。
在追求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兩岸攜手合作具有巨大的優勢和潛力。
宋濤主任提出的三句話,從交流合作、共同家園、民族復興三個維度,為兩岸關系的發展構建了一個完整而全面的框架,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結語
這三句話猶如一把把鑰匙,為兩岸關系的良性發展開啟了希望之門。只要兩岸攜手共進,沿著這一方向堅定前行,兩岸關系必將迎來更加美好的未來。
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臺灣當局應當深刻反思自身的政策,作出正確抉擇。
拋棄“臺獨”分裂思想,回歸一個中國原則,積極加強與大陸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才是臺灣實現經濟繁榮、民生改善的必由之路。
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血脈相連,命運與共。只有團結一心,共同努力,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共享民族復興的榮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