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六點,李雯騎著共享單車穿過北京的胡同。這是她學中醫后的新習慣——每天騎車五公里去上班。要知道,半年前的她還是個"出門必打車"的都市白領。
"以前覺得騎車太累,現在反而上癮了。"李雯笑著說。這位32歲的廣告公司策劃,去年開始在南陽滋養堂國醫學校學習中醫后,生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翻開李雯的手機相冊,前后對比令人驚訝。去年今日的照片里,是擺滿高檔餐廳美食的九宮格;而現在,是她自己熬的小米粥配蒸南瓜。"學了中醫才知道,最養人的就是這些家常便飯。"她邊說邊從包里掏出一個保溫杯,"這是黃芪枸杞水,我的新'奢侈品'"。
改變遠不止飲食。在李雯的梳妝臺上,曾經堆滿的國際大牌護膚品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瓶自制的黃芪爽膚水。"老師說'有諸內必形諸外',調理好氣血,皮膚自然就好。"她摸了摸自己素顏的臉,"現在連粉底錢都省了"。
最讓朋友們驚訝的是李雯的社交變化。曾經的"派對女王",現在周末更愿意在家看書、練八段錦。"不是不合群了,是學會了分辨什么是真正需要的社交。"她說這話時,正在陽臺上打理自己種的薄荷,"這些可比酒局有意思多了"。
連李雯的舅舅都感受到了外甥女的變化。"以前給她寄老家的蘋果,她都嫌土。"舅舅在電話里說,"現在主動問我要,還說酸的好,開胃生津"。
李雯算了一筆賬:學中醫后,每月少花了至少5000元——省下的打車費、化妝品、保健品、外食費用,比學費還多。"這哪是學醫,簡直是理財課。"她打趣道。
但最大的收獲不是省錢。"是找回了對生活的掌控感。"李雯說?,F在她每晚十點準時睡覺,早上自然醒,"這種踏實的感覺,多少錢都買不來"。
夜幕降臨,李雯關掉了手機上的購物APP,拿起《黃帝內經》。窗外,是北京難得的星空。"老師說'天人相應',我現在終于懂了。"她的笑容里,透著一種以前沒有的從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