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三角地區優質城商行代表 —— 杭州銀行發布 2024 年業績報告。這份財報顯示,報告期內,杭州銀行營業收入 383.81 億元,同比增長 9.61%;歸母凈利潤達到 169.83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8.07%。資產總額 2.1 萬億元,較年初增長 14.73%。不良貸款率穩定維持在 0.76%,撥備覆蓋率高達 541.45%,資產質量與風險抵補能力繼續在同業中占據領先地位。
在保持業績韌性增長的同時,杭州銀行也在為投資者提供“真金白銀”的回報。2021-2023年度,杭州銀行年度分紅總額分別為20.76億元、23.72億元、30.84億元。該行2024年現金分紅達每10股人民幣6.5元,實現分紅總額同比增長29%。自上市以來,該行普通股累計現金分紅規模將超過188億元。
秉持長期主義發展理念,杭州銀行緊扣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續優化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以科創金融激發新質生產力,以綠色金融添彩生態發展藍圖,以數字金融構建智慧服務網絡,以普惠金融助力小微經濟成長,以養老金融守護銀發時代的溫度,做好五篇 “五篇大文章”,既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也是對金融本質的深刻解讀。
科技金融:解碼硬科技企業的成長密碼
從2009年設立全省首家科技專營支行開始,杭州銀行便踏上了支持科技企業的漫漫長路。這里沒有短期逐利的浮躁,只有“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堅守。
在余杭的人工智能小鎮,強腦科技正依托杭州銀行的定制綜合金融服務方案突破業務瓶頸。這家企業的智能仿生手可以讓肢體缺失患者精準地控制每根手指。在強腦科技一路成長的過程中,杭州銀行不僅提供了金融服務,還依托產業資源網絡為強腦科技尋找合作機遇,并協助其對接政府科技政策資源,助力打造腦機接口賽道的“中國之星”。
集成電路企業長川科技在初創時因高投入、投資回報期長而遇到融資難題,難以通過傳統抵押方式獲取融資。依托對半導體行業的深刻理解,以及與企業團隊的深入交流,杭州銀行為其提供首筆貸款,并在后續將授信額度從2.5億元提升至10億元級。杭州銀行的長期信任與支持,助力長川科技于2017年在深交所創業板掛牌上市,并將業務拓展到日本、新加坡等地。
在這一系列精彩故事的背后,是杭州銀行作為國內最早探索構建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的商業銀行之一,在15年沉淀中為科創金融修煉的多項“內功”。
在組織架構上,打造"1+7+N"專營體系。總行科創金融事業總部是統籌管理中樞,7大區域中心構成創新樞紐,N家特色機構、500人專業團隊化作毛細血管,由此將金融活水精準輸向科創沃土。
在風險管理上,通過設立專業的科創審批中心、搭建專門的科創企業成長性評估體系、采取單獨的風險容忍政策,形成科創特色的風險管理體系。其自主研發的成長性評估模型,破解了科創企業評估的行業難題,將285項指標編織成科技企業的"能力圖譜",讓實驗室里的專利價值轉化為授信額度。
在考核激勵上,針對科創專營機構制訂差異化考核政策,針對科創融資投放實行差異化FTP政策,有效支持科創業務發展。
服務模式上,“科創金引擎”的專項產品、“上市金引擎”的專項服務,對優質實體企業進行多維金融賦能。
目前,杭州銀行已晉級到“科創金融3.0”階段。截止2024年末,科技貸款余額934.7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213.03億元,增幅29.52%,“上市金引擎”則服務資本市場客戶1790戶,累計培育超320家公司上市,其中科創板上市企業近百家。
綠色金融:描摹低碳經濟的生態畫卷
當“雙碳”目標成為國家戰略,杭州銀行以綠色金融為美麗中國建設添磚加瓦。這里的綠色,不僅是自然的顏色,更是發展的底色。
在麗水這個全國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市,杭州銀行因地制宜,支持了“光伏+農業”“光伏+學校”“光伏+醫院”等光伏示范項目,支持當地綠色產業發展。這些項目不僅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雙贏,更為全國綠色低碳發展提供了可復制的樣本。
2024年6月,杭州銀行成功發行10億元綠色金融債券,募集資金專項用于清潔能源、污染防治等綠色產業項目。 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人行口徑綠色貸款余額828.33 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46.69億元,增幅21.52%,余額位列浙江省內地方法人銀行前列,綠色貸款增速高于全行各項貸款平均增速;累計支持碳減排項目73個,發放碳減排貸款11.94億元,帶動年度碳減排量19.52萬噸。
正是基于對綠色產業多年的大力支持,杭州銀行獲得了多枚獎章:多次取得人民銀行綠色金融評價杭州地區法人金融機構第1名和省內同類型金融機構第1名,獲浙江省首屆綠色金融創新大賽最佳風采獎(體制機制和產品服務創新)、GF60綠色金融獎最佳金融機構獎。而其江城支行成功打造杭州市首家“零碳”銀行網點,成為浙江省內首家同時獲得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和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兩個權威機構國際、國內雙證書的“零碳”銀行網點。
數字金融:重構產業互聯網的服務邏輯
積極融入數字化浪潮,杭州銀行實施推進“數智賦能一號管理工程”,深化“數字金融”建設。
當某物聯網企業憑借其在某核心企業金牌經銷商身份以及過往交易數據,獲得杭州銀行的"鏈銷通"融資時,傳統核心企業擔保模式已被顛覆,供應鏈金融進入"脫核不離核"的新紀元。而杭州銀行推出的"鏈訂通"產品,則將服務節點前移,對于供應商來說簽訂訂單即可在線申請小額貸款。以鏈銷通、鏈訂通為主打的供應鏈金融品牌"鏈易融",體現了杭州銀行緊跟國家部署,深挖產業鏈數字價值,積極探索供應鏈創新模式。
在杭州銀行的數字實驗室里,"杭小美"3D虛擬員工正在重塑服務邊界。這個由AI賦能的智能客服,可針對客戶需求實現自動化引導和智能分流,打破物理限制,打通服務閉環,實現業務互補,促進銀行體系的智能化管理和綜合運營。在以數字人技術為代表的客戶服務數字轉型方面,杭州銀行的不懈努力也獲得了業界認可。2024年,公司獲評客戶聯絡中心標準委員會“2023-2024 年度中國最佳客戶聯絡中心”,“數字人”獲評客戶聯絡中心標準委員會“智能客戶服務創新場景應用最佳實踐”,“AIGC客服助手”榮獲“2024中國信通院鑄基計劃高質量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集入圍優秀案例”。
而杭州銀行臺州分行新橋支行則借助“蒲公英訪客系統”中的地圖圈選功能,圈選出周邊所有印刷行業的客戶。結合這份清單,通過線上電話聯系和線下實地走訪相結合的方式,可以做到100%的客戶觸達率。通過這一系統的研發,杭州銀行解決銀行與小微客戶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難題,并可以有效提升客戶的獲得感和便利性。此外,杭州銀行推出的“百業貸”業務也聚焦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普惠金融長尾客群,建立和鞏固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經營體系,并實施分群經營提升客群質量。
根據2024年年報,“百業貸”年內新增授信客戶超1.03萬戶,授信金額達50.09億元,放款金額超26.41億元,其中制造業和批零業客戶合計占比73.62%,映襯出杭州銀行托舉實體經濟的決心。
普惠金融:托舉小微經濟的星辰大海
如何讓普惠金融的陽光灑向每一個小微企業?杭州銀行通過"鐵三角"服務模式(營銷+產品+信貸),大力托舉普惠金融的快速發展。在這背后,是杭州銀行對“兩個延伸”戰略的堅定不移,以及對小微生態的深度耕作。
在紹興、衢州等地,杭州銀行的小微金融園區服務品牌“鉆石伙伴”已形成口碑。杭州銀行通過小微產業園區拓寬普惠金融服務的覆蓋面,向園區小微企業針對性推出優企貸、人才貸等特色信用貸款產品,以及e融通綜合授信業務和e財資平臺化綜合服務方案。
在紡織產業集群地,杭州銀行用"行業易貸"產品串聯起上下游企業;在鞋革批發市場,杭州銀行通過"e融通"票據系統盤活供應鏈資金。更令人驚嘆的是,他們將"小微蒲公英平臺"生成的4萬條商機線索,經AI清洗后轉化,助力小微信用貸款的進一步提升增速。這種將"數據石油"煉化為"增長汽油"的能力,讓普惠金融從政策任務升維為商業藍海。
2024年杭州銀行在普惠金融側的發力也收獲了頗豐的成果。截止2024年末,普惠型小微法人貸款余額363.67億元、較上年末增加95.98億元,增幅35.85%;普惠型小微信用貸款余額195.95億元,較上年末增加45.11億元,增幅29.91%;信用小微事業部貸款余額86.16億元,同口徑較上年末增加20.12億元,增幅30.47%。
養老金融:構筑銀發經濟的溫暖屏障
當老齡化成為社會的挑戰,杭州銀行選擇用溫暖守護銀發一族的幸福。這里的適老化改造,不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對每一位老年客戶的尊重。
在數字服務上,杭州銀行推出的“樂享版”手機銀行,簡化了操作界面,增強了語音功能。而“天御”風控系統則通過雙重認證,成功阻斷55筆電信詐騙,止損超1067萬元。客服中心設立 “溫暖在線” 團隊,優先服務老年客戶。這些細節背后,是杭州銀行對老年客戶群體的深切關懷。
在產品布局上,杭州銀行協同杭銀理財推出“頤養天年”系列養老主題產品,豐富了養老金融的供給。同時,通過與浙江省“浙里養”平臺對接,杭州銀行協助政府實現全省老年人補貼發放的線上化、精準化。這一系列產品,讓養老金融不僅是一個概念,更化為一種妥帖入懷的暖意。
結尾
杭州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在保持總量增長的同時,2025年該行將圍繞“五篇大文章”主題,持續優化投放結構,重點加大對科創、普惠小微、綠色金融、數字金融、養老金融、制造業等政策支持領域的信貸投放力度。從做好"五篇大文章"的杭銀實踐,我們看到了科創金融激蕩創新勢能,綠色金融守護生態本底,數字金融重塑服務形態,普惠金融滋養經濟根系,養老金融傳遞人文溫度。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區域優質銀行打造價值領先銀行的決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