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嚴美娟 通訊員 劉銀霞
河北省邢臺市柏鄉縣是一個傳統農業縣。近幾年來,20萬柏鄉人民在柏鄉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始終把防貧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以精準之策、務實之舉織密防貧“安全網”,讓每個家庭都能在穩定發展中擁抱幸福生活,使柏鄉縣鄉村振興工作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精準識別:讓防貧“靶向發力”
柏鄉縣不斷優化監測方式,確保應納盡納。一是豐富農戶自主申報渠道,充分利用微信小程序、“裕農通”平臺、防返貧監測APP等進行自主申報,方便群眾及時反映問題。二是加強村干部排查。全縣121個村均設立防貧預警網格員,每月遍訪群眾,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內步鄉趙上京村防貧網格員在日常走訪中發現,郭增群兒子患有大病,其本人也無法外出務工,醫療支出驟增和家庭收入銳減的雙重壓力,讓一家人愁云滿面。防貧網格員了解情況后,第一時間上報給村兩委,經過核實、召開村民代表大會評議、鄉鎮核查初審、信息比對、縣級綜合審定,2022年6月,將其一家納入防貧監測對象,給予針對性幫扶措施。三是強化部門篩查預警,充分發揮村基層組織作用,讓數據多跑路、干部群眾少跑腿,提升監測的及時性和精準性。比如,通過醫保部門提供的醫療費用數據,精準識別出因病支出較大、可能存在返貧風險的家庭。柏鄉縣按照省監測對象識別認定工作流程,將識別認定時間縮短至15天,確保存在返貧致貧風險的農戶及時納入監測。
多元施策:為防貧“強基固本”
柏鄉縣以縣為單位全面梳理幫扶政策措施,明確政策清單,豐富幫扶措施“工具箱”,確保應幫盡幫,提升精準幫扶效能。堅持開發式幫扶與保障性措施相結合,對有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通過產業幫扶、就業幫扶等方式,激發內生動力,實現穩定增收。對無勞動能力的監測對象,落實綜合保障措施,確保基本生活無憂。一是產業幫扶,柏鄉縣連續實施資產收益項目,帶動脫貧戶年均增收約3000元,實現發展一個產業,帶動一方致富。二是政策保障,從柏鄉縣走出去的張云改,便是“雨露計劃”的直接受益者。張云改父母辛苦勞作維持生計,家庭經濟并不寬裕。當她被職業院校錄取時,既欣喜又憂愁,欣喜的是能學習一門技術,憂愁的是家庭難以負擔學費。幸運的是,“雨露計劃”及時降臨,在資助下,張云改安心學習醫護專業。在校期間,她憑借扎實的專業知識,多次獲得學校獎學金。畢業后,張云改順利進入一家北京中醫院工作,如今已成為醫院的技術骨干,不僅實現了個人價值,還為家庭帶來了穩定的收入,讓生活更加穩固。三是防貧保險筑起“風險緩沖帶”,柏鄉鎮張家莊村網格員在走訪時發現張德超兒子患有大病,在醫療保險報銷后,為其申請了防貧保險,賠付了2萬余元,減輕了負擔。
守住幸福:讓民生“有溫度、有質感”
防貧的最終目標,是讓每個家庭都能穩得住、能發展、能致富。如今,在柏鄉縣越來越多的群眾正從“防貧網”中受益。內步鄉趙上京村防貧網格員在走訪中發現郭增群有購買收割機意向,并具有農機操作技術,但缺乏啟動資金,隨后在幫扶責任人和鄉村干部的協調下,為郭增群申請了五萬元免息小額貸款,解決了資金困難。郭增群家通過小麥收割工作和務工,年人均收入達到13000元,2024年9月已消除風險。
目前,柏鄉縣納入監測系統的346戶791人監測對象,通過針對性幫扶措施已有237戶518人穩定消除風險。筑牢防貧底線,是責任,更是承諾。我們將繼續以更精準的舉措、更堅實的保障、更持久的合力,守護好群眾的“好日子”,讓脫貧基礎更加穩固、幸福生活更有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