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記得黃藝博,這個曾經被人看作“天才”到最后卻變成了“泯然眾人矣”。
回顧黃藝博的人生,他完全能夠選擇自我人生,有著更好的發展,最終卻沉迷在自己的“官途”中無法自拔。
這樣的孩子,結局也早已經注定。
只是我們不得不說揠苗助長并不是為孩子好,反而是為孩子的人生不負責任。
對孩子講,父母有期待無可厚非,任何父母恐怕都希望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這一切的前提是尊重孩子。
當孩子正處于成長期、青春期時,作為父母本應該是對孩子起到輔助作用,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讓孩子有更好的獨立能力和意識。
但到最后卻發現本末倒置。
這是對家長的不負責任,也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
黃藝博就是這樣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之所以黃藝博被大家熟知,一方面是因為那篇刊登在報紙上的文章,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的長相。
2011年,報紙上那張四四方方,雙手插兜的,肩帶五條杠,面帶微笑,整張臉上洋溢著正氣和官相的孩子火了。
這張臉十分有辨識度,甚至說這幾乎就是一張“官相臉”。
其實這張照片算是父母無意識的舉動,只是隨手拍下來兒子的照片,沒想到卻收到了“奇效”。
那時候黃藝博13歲,和其他孩子不同,雖然年齡尚小,但卻十分顯成熟,最重要的是這個長相看起來真的很像前途無量的“大官”。
因此也在互聯網上引起了討論。
再配上他撰寫發表的文章,黃藝博很快被大家熟知,不少人紛紛感嘆“這孩子簡直就是天生做官的”。
的確,在黃藝博發表的文章中,的確很有水平指出來的問題很犀利也很有見解,如果他能好好學習,未來想要從政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從他發表的文章中看他對時事政治的敏銳點還是十分充足的。
只可惜現實中的他并沒有把握住“重點”更忘記了“量變轉變為質變”從來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和變化。
到最后我們認為前途光明的孩子黃藝博連個普通的二本大學都沒能考上,更別說走上官場,淪落到平凡的普通人。
“當官”也不過成了一種奢望。
黃藝博有著非常不錯的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公務員,
完全為孩子未來想要走“官場”打好基礎。
這樣的家庭是黃藝博的底氣,他已經站到了成功的一半。
因為父親的緣故,黃藝博本身在政治方面就存在很強的敏感度,從小和父親一起坐在沙發上看《新聞聯播》讓他的政治敏感度十分敏銳。
對父親來講看《新聞聯播》是必修課,對黃藝博來講就是一種愛好。
久而久之也養成了關注政治的習慣。
父親也發現黃藝博的樂趣,于是在他看不懂的時候,或者出現更敏銳的詞語時逐字分析和解釋,這讓黃藝博仿佛發現了新世界。
那么長此以往黃藝博也開始對政治方面有了自己的見解。
包括到后期黃藝博生活和學習中也在這些方面有了更多方面的關注,不僅如此在父親的指導下黃藝博開始撰寫公文,引導孩子的寫作。
不得不說黃藝博在這方面似乎有著絕對的敏感度,自己沉浸在其中,絲毫不覺得枯燥。
這讓父親感到十分驕傲,或許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黃藝博想要“當官”。
甚至想要當大官,他享受其中的感覺。
同樣的也注定了他的結局,沉浸在官癮中無法自拔,甚至他還提前為自己當官打下“基礎”比如去孤兒院,養老院等等地方。
因為在黃藝博的心中當官就是要關注這些弱勢群體,就是要為百姓著想。
令人震驚的是他還將自己多年積攢下來的零花錢、稿費等等都一并捐贈出去。
黃藝博的這些行為和事跡被曝光后,引來無數媒體的關注
不僅如此還專門為黃藝博撰寫了頭版頭條用來贊揚黃藝博小小年紀的所作所為。
當時關于書寫黃藝博的報道居高不下,甚至超過不少其他頭版頭條內容。
其實這個時候黃藝博已經撰寫了多篇文章并且成功地發表。
撰寫文章并不稀罕,令人感到意外的是黃藝博撰寫的文章大部分都是關于時事政治,很多地方都直指社會痛點,給出的建議也很有自己的主見。
一開始人們是質疑的,畢竟黃藝博年紀這么小,但是看問題卻如此“深入人心”。
不過看到黃藝博父母的培養也不是不能理解。
比如黃藝博最大的“出彩”就是曾經給市長寫過一封建議信,投放在市長信箱中,被發現后市長肯定了信中的內容,同時對小小年紀提出相關建議的黃藝博感到十分震驚。
遂和黃藝博約見,見面后市長首先對黃藝博信中的內容進行了考教和詢問,同時還對其他問題也做出了提問。
沒想到黃藝博對市長的提問沒有任何怯懦,反而十分大方的提出自己的意見,且相當具有根據性。
以至于市長深深的覺得這孩子未來肯定有大作為,而且在政治上很有天賦和敏銳度。
那個時候黃藝博的學習成績還能算得上名列前矛,市長也對黃藝博進行了肯定,得于市長的青睞和推薦,黃藝博成為了少先隊副隊長,也就是那“五條杠”。
隨后就是徹底爆火在大家面前的黃藝博五條杠的照片。
周圍人和網友們紛紛夸贊這樣的黃藝博,一時間黃藝博收獲了無數流量和曝光。
并且當選了全國十大佳少年。
這份流量也讓黃藝博的命運發生轉折,那時候誰都知道黃藝博的風采和才華,同時他的孝順善良也被大家拍手稱贊。
無疑未來只要按照既定的軌道發展,肯定會有更大的成就。
流量是把雙刃劍,黃藝博的未來發展之路開始走偏。
小學時期的黃藝博其實學習成績十分不錯,因此應對問題也是游刃有余,然而這種情況到了初中時期就有了落差。
那時候明顯黃藝博的成績開始下降,甚至無法跟上課堂老師的節奏,更是在學習內容上力不從心,此刻的黃藝博包括他的父母也沒想到事情的嚴重性。
甚至這個時候黃藝博還在參加各種學習之外的活動,有時候甚至連學習的時間都不夠。
以至于中考結束的時候,成績一塌糊涂,因為他根本沒有任何時間用來學習,更別說考個好成績。
黃藝博的中考成績并不出彩,或者說如果不是黃藝博的曝光和流量他甚至連重點高中都進不去,雖然成績不好,但重點高中依舊給了黃藝博一個學習的機會。
這樣的情況放在誰的身上都是值得慶幸的,按理說此刻的黃藝博本應該好好學習,完成自己的夢想。
然而此刻的他早已經沉浸在“做官”的迷途中,內心的“官癮”越來越大,早已經忘記了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機會提供給他了,可是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他不操心自己的成績反而沉浸在“做官”中,比如擔任學校的學生會職位等等,仿佛已經徹底迷失在其中。
這樣的態度又怎么可能考上好的大學?
妄想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還是妄想繼續憑借曝光拿到好學校的錄取通知書?
高考前夕黃藝博終于害怕也終于緊張,只可惜一切早已經來不及,幾次努力的機會就這樣被他白白放過。
到最后的高考成績也不過只夠一所民辦大學的學校。
他也逐漸消失在大眾面前,甚至不少人為他的人生感到唏噓,
到最后一心想做官的黃藝博終究變成了癡心妄想。
如今也變成了一名普通職員過上安穩的生活。
其實回顧黃藝博的人生,就會發現其中少不了父母的“揠苗助長”,小孩子最重要的是學習,父母卻只看到了流量和曝光。
對孩子來講,他只能按照父母計劃的道路一步步走。
或許也是看到如今兒子飽受流量的曝光,父親終于承認黃藝博很多文章都是他潤筆而來,如果背后沒有父母的推手或許黃藝博不會過于“曝光”。
可是真相是用什么換來的呢?
用黃藝博的人生,或許如果沒有這些曝光和揠苗助長,黃藝博真的有可能實現自己“官夢”。
然而一切悔之晚矣。
不過如今黃藝博經歷了無數跌宕起伏后也終于回歸了自己平淡的生活。
只是我們無論是誰都應該知道“遵循規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不管是天才還是后期努力,自視過高到最后影響的只有自己,作為父母最好的愛就是陪伴成長,引導孩子向上,而不是沉寂在某種洋洋得意無法自拔。
夢想成為國家棟梁無可厚非,這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想,但前提是提升自己才有未來,不是嗎?
信息來源:
長江日報 中國新聞網 中國西藏網 黃藝博個人百科
長江日報
中國新聞網
中國西藏網
黃藝博個人百科
【免責聲明】
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