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中國電話,特朗普按耐不住了,呼吁其他國家共同“應對中國”,最高加稅3500%,中國最大貿易伙伴中招,誰會笑到最后?
當地時間4月21號,美總統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文,要求世界其他國家站出來共同“應對中國”。此前他曾呼吁其他國家限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以換取美國的“關稅豁免”,但卻少有國家響應,就連日本都表示“不考慮對美作出重大讓步”。這次也是一樣,在特朗普發文后各國一片沉默,惱羞成怒的特朗普再出昏招,宣布對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柬埔寨這四個國家繼續加稅,其中對柬埔寨的太陽能產品最高加稅3500%,理由是“不配合美國調查”。
特朗普的想法不難猜測,東盟是中國的最大貿易伙伴,而柬埔寨等四個國家是東盟大國,通過“殺雞儆猴”,特朗普一方面是要施壓東盟遠離中國,另一方面則是做給其他國家看的,如果“不聽美國的話”,就是這個“下場”。
盡管3500%的關稅看起來很唬人,但特朗普此舉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早在去年6月,美方對柬埔寨等國取消進口關稅豁免,導致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等國的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商幾乎倒閉。去年11月29號,美商務部又以“不公平貿易行為”為由,對柬埔寨等國的太陽能產品加稅,導致柬埔寨對美出口的太陽能產品驟降約60%,只剩下8.31億美元。在這種背景下,特朗普加稅3500%只是一個數字游戲,柬埔寨對美出口的太陽能產品已經微乎其微。
特朗普想通過關稅施壓東盟遠離中國,效果同樣十分有限。在美方的關稅政策下,東盟、中國都是受害者。近日中方訪問東盟多國,與后者達成許多合作共識,其中與美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越南表現突出,一天內與中國簽訂了40多項合作協議。在特朗普宣布對東盟4國加稅的當天,中越宣布在北部灣海域進行今年的第一次聯合巡邏,這是越南用實際行動作出的回應。4月18號,柬埔寨與中國發表聯合聲明,在中柬鐵路、航空等領域達成合作共識;馬來西亞方面,幾天前中國和馬來西亞正式簽署互免簽證協議,推動中馬關系再上新臺階。
最后是泰國,作為中國的傳統友好鄰邦,泰國總理佩通坦對中泰關系高度重視,今年2月曾訪問中國,針對美國的關稅政策,佩通坦果斷表示不會妥協。整體來看,中國與東盟的關系不是特朗普所能撼動,美方的步步緊逼,只會讓中國和東盟的合作更加緊密。就連歐盟、日本和韓國也對美方意見很大,近期就美國的關稅政策與中方進行了溝通,如果特朗普繼續在關稅上施壓,倒霉的只有自己,不排除會面臨四面楚歌的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