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智遠 | ID:Z201440
早上去健身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變化。
門口那群外賣小哥著裝竟然換了,以前清一色的黃色工服,今天卻齊刷刷變成了紅色,這讓我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練完后餓得不行,去吃了口涼皮,剛坐下,端起筷子,就聽到老板手機里傳來外賣APP的提示音:您有新的訂單了。
我一邊嗦著涼皮,一邊留意下訂單情況,十個訂單里居然有八個是京東的,看來京東已經挖走不少美團的騎手,這直接打到了美團的痛處。
其實,這場商戰中,京東已經對美團發動了六次致命攻擊,幾乎每一擊都扎到腰子上。那么,這六腳到底是什么?
01
京東第一招是“社保核打擊”,直接戳中美團商業模式的軟肋。這一招可以說是“制度性降維打擊”,殺傷力主要體現在不對稱競爭上。
2025年2月19日,京東宣布給全職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這包括基礎工資、績效獎金和各種補貼,覆蓋了達達集團超過120萬騎手。不僅如此,兼職騎手也被納入意外險和醫療險體系。
這一舉動一下子占領了道德制高點。京東用“為兄弟交社保”這樣的情感化表達,把社會責任的標桿牢牢立在了輿論場上。
再看看美團,745萬注冊騎手中,只有3.5%簽訂了正式勞動合同。長期以來,騎手們一直處于“無社保裸奔”的狀態。這種行業潛規則被京東一舉撕開,直接暴露在公眾視野中。
第二招,京東利用強大的成本結構優勢,擴大戰果。
京東有自建物流體系和1900億現金儲備,能輕松承擔每位騎手每月約2646元的社保支出(按北京騎手月均收入9800元算)。
但對美團來說,如果要給80萬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每年的成本將超過200億元,這相當于美團2024年凈利潤的68%。
這種“京東燒得起,美團跟不起”的財務杠桿,逼得美團倉促跟進社保政策。
但為了控制成本,美團不得不引入“穩定兼職騎手”這樣的模糊標準,試圖平衡輿論壓力和運營需求;結果,美團陷入了既要堵住輿論缺口,又不敢放棄眾包模式的戰略困境。
這兩招下來,京東占據了輿論高地,還引發了外賣騎手的大規模流動,形成了“高福利、高留存、高服務品質”的良性循環。而美團那邊,騎手群里甚至流傳著“跳槽指南”。
顯然,京東想通過社會責任重構了商業規則,讓美團在“道德譴責”和“財務失血”的雙重壓力下進退兩難。
就像劉強東說的:靠克扣五險一金賺錢是恥辱。這句話不僅是對美團商業模式的公開批評,也為后續的攻勢埋下了伏筆。靠著這連環殺招,京東在騎手和商家兩端實現了資源的全面收割。
02
京東第三腳,借勢315晚會,把危機變成了優勢。這一招堪稱“輿論杠桿”的經典操作。
具體他們是怎么做的呢?
315晚會后,央視曝光了外賣行業的一些亂象,比如:黑心外賣”問題,引發了公眾對食品安全的強烈擔憂。京東當晚就順勢推出了“百倍賠付”政策,并宣布對外賣商家實施“源頭驗廠+智能質檢+全民監督”三重品控措施。
這一下子,把大家對食品安全的恐慌,直接轉化成了對京東的信任。京東外賣剛上線第一個月,食品安全、品質明顯高于行業,所以,直接證明了自己是品質外賣,這很合理。
然后,大概半個月后,京東又趁熱打鐵,把315事件說成是“平臺縱容的必然惡果”,還列出了美團的“五宗罪”。
其中最狠的一條,直接指出美團“放任40%的幽靈餐廳存在,危及消費者健康”。
不僅如此,還用數據說話,說美團外賣的事故率是快遞行業的三倍以上;這些話一出,大眾自然會覺得美團是個“黑心平臺”。
緊接著,我看到的是,京東搞了個“品質商家聯盟”,拉攏了20萬實體餐飲品牌入駐,承諾“零傭金+流量扶持”;而這些商家,剛好受不了美團的高抽成,于是紛紛倒向京東。這一下子,美團就被動了。
所以,我認為在于,這波暗線杠桿是通過“食品安全危機—平臺道德缺陷—消費者用腳投票”這條線,讓美團陷入兩難。
美團要是跟著京東加大品控投入,每年要多花50億;要是不投入,就面臨用戶流失。
更關鍵的是,京東用“幽靈餐廳曝光率、騎手事故率”這些新指標,重新定義了行業的評價體系;以前美團引以為傲的“配送時效”“市場份額”等優勢,現在反而成了被指責的“原罪證據”。
用對手護城河埋葬對手的戰術簡直是商戰中的核武器。
第四腳,我覺得不能怪京東,而是美團自己給了對方可乘之機。為什么呢?
先說說第四腳是什么,這件事要從李斌和劉強東的一頓飯說起。我覺得,這頓飯的本質可能是李斌順帶宣傳車、賣車給東哥。
結果,4月9號,李斌發了條微博,說要做“給家人吃的外賣”。這句話看似平常,但實際上進一步強化了京東外賣在消費者心中的品質形象。
沒想到,美團接招了,而且接得不是時候。
4月12日,美團CEO王莆中突然在社交媒體上炮轟京東外賣。他先是說,阿里、滴滴等企業都曾嘗試過外賣業務但最終失敗,暗示京東可能也會重蹈覆轍。
接著,他又貶低京東的倉配體系,說這是“大而無當”的東西;他還炫耀美團非餐飲品類的日訂單量已達1800萬單,暗示這給京東帶來了巨大壓力。最后,他預告美團即將發布即時零售品牌,暗示京東的舉動是“狗急跳墻”。
可京東劉強東直接用“社會價值論”進行了反擊,他怎么做的呢?
同一天,劉強東通過內部對話截圖流出,其實,這本身就是一種公關策略;他要求團隊“加入小哥應急小組幫扶騎手”“參與出口受阻企業采購”,強調“不打口仗,要創造社會價值”。
他又做了一波對比;這次還是京東為騎手繳納五險一金,與美團外包模式直接形成了社會責任的差距。外加上,蔚來CEO李斌等企業家公開聲援京東、騎手們曬出社保記錄,形成了強大的基層輿論攻勢。
所以,這一輪,我認為是京東用社會責任感打了美團的臉。你想想看,人家正忙著搞百億補貼,提升用戶體驗,你卻出來回應,這不是明擺著給別人做嫁衣嗎?
03
第五腳,京東宣布利潤永遠不能超過5%。這個很討巧。
討巧在哪呢?
劉強東在一段內部講話視頻里明確表態,京東外賣的凈利潤永遠不能超過5%,超過了,他要處分相關責任人。
他還提到了一個叫“三毛五”的理論,說得很直白:京東外賣每賺100塊錢,只能留下5塊錢作為利潤,剩下的95塊錢要用來支付各種成本,比如:騎手的工資、福利,還有給商家和消費者的讓利。
乍一聽,這是在限制自己的賺錢能力,但仔細一琢磨,這里面的門道可不少。
先說說外賣行業的現狀。現在外賣平臺傭金問題老生常談。加上廣告費,抽傭比例高達25%到30%,聽起來好像利潤很可觀。
但實際上呢?
摩根大通的一份報告說得明明白白:2024年全球九大外賣平臺的平均凈利潤率只有2.2%,即使是利潤率最高的Uber Eats,也不過3.3%。
再看看美團,2024年的凈利潤率大約是3%,而2023年更是低到只有1.1%。至于餓了么,創業17年了,到現在還在虧損,盈利遙遙無期。
相比之下,京東外賣設定5%的凈利潤上限,這個數字乍一看挺高,實際上卻是在壓縮自己的利潤空間,逼著自己優化成本結構。更重要的是,這背后藏著更深的戰略意圖。
再說說京東自己的情況。
2024年11月,京東公布的Q3財報顯示,京東集團整體利潤率是4.6%。如果外賣業務能達到5%的凈利潤率,那可比京東電商零售業務的整體利潤率還要高。這意味著什么?
表面上看,京東通過設定5%的凈利潤上限,在輿論場上一下子占據了道德制高點。畢竟,“不讓利潤過高”這種說法,聽起來就很“為消費者著想”,很容易贏得公眾好感。
但實際上,他們想通過低利潤運營策略,沖擊美團等競爭對手的商業模式。要知道,美團核心盈利模式是靠高抽成維持運轉。
如果京東用低利潤,吸引商家和消費者,美團就不得不跟著調整,甚至可能陷入“降利潤—虧錢—難以為繼”的惡性循環。
所以,這一招的巧妙之處在于:表面是自我約束,實則是對對手商業模式的精準打擊。
04
當然,故事到這里還沒完,第六腳更有意思。
京東發布了一封《致全體外賣騎手兄弟們的公開信》,里面的內容耐人尋味。
信里提到,有競爭對手平臺又開始玩“二選一”的游戲,強迫騎手們不能接京東平臺的秒送訂單。如果違反了,就會被封殺。
要知道,以前騎手們可以在三大平臺之間自由接單,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收入。但因為個別平臺搞“二選一”,大家的收入大概會降低16%到25%左右。對于靠跑單養家糊口的騎手來說,這可不是小事。
京東在信里對騎手們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時,也毫不客氣地譴責了這種違法違規的行為。接著,在信里還提出了四點措施:
一,保證單量,二,加大全職騎手的招聘力度;三,為騎手的家屬安排工作;四,絕不強迫騎手們“二選一”。
表面上看,措施是為了幫助騎手解決問題,但實際上呢?背后的意思只有一個:送餐速度有點跟不上了,要招更多的人。但直接招人又不好招,前面的招式已經用得差不多了,怎么辦?
答案是:從根本上入手。通過關心騎手、共情滿足他們的工作需求,巧妙地解決了招人的問題,同時還向競爭對手發出了警告。
嗯,這辦法真香。所以,復盤猛踹的六腳,戰術解碼一下,京東都用了什么公關策略?
第一腳,社保陽謀;第二腳,成本絞殺;第三腳,315道德劫持;第四腳,CEO嘴炮陷阱;第五腳,利潤鎖喉戰;第六腳,二選一反殺局。
寫到這里,我想起一句話:不要和雷軍比營銷,雷軍最擅長用無中生有、偷換概念。京東第六腳何嘗不是?只不過,他們還加入了共情。
不過,美團居然接招了。
美團的回復是: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崗;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聽起來很有禪意,但留言區置頂的第一條評論卻調侃道:他東任他東,不過兩分鐘。相信京東是不會輕易放過對方的。
那么,第七腳會踢到哪里呢?目前來看,東哥親自去送外賣了。這背后,京東外賣最想做的,恐怕是占據消費者心智。你想,在一個存量市場里,想要分一杯羹,可真是有一點機會也不能放過。
美團,要不也重新在消費者心智上占據高地,來個鎖喉策略?比如,搞一波大額補貼?
畢竟,就像一位朋友說的:這場外賣戰爭,資本的較量只是初級階段,真正看不見硝煙的,是意識形態的斗爭;以上,是個人看法,故事還在繼續,我還在持續觀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