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李白說:“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
一個老人過世,這是一件大事,子孫悲痛不已,親戚朋友都趕來,也陪著默默流淚。
村里的人都聚集在一起,抬棺材、做飯、挖墓地等。
從老人過世到落葬,也許要耗費五六天時間,吃流水席幾十桌。
經歷過傳統的落葬儀式,再去看當下的一些家庭,老人過世了,不擺酒席,也少通知親戚朋友,就很是詫異。
當我們細細分析,就會發現,簡簡單單才是福。
01
本地移風易俗,大家堅持喪事從簡,盡量火葬。
這些年,我們在移風易俗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也見到了效果。
很多人的思想發生了改變,越發認同一句話:“孝子床前一碗水,勝過墳前萬堆灰。”
與其在老人過世后,大操大辦,耗費好幾萬,不如老人在的時候,用幾萬塊錢,改善生活,治療病痛。
只要盡孝到位了,老人活著的時候,有尊嚴。那么老人過世之后,再如何安排,不是那么重要了。在面子和里子之間,沒有必要愛面子。
尤其是這幾年,火葬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
從土葬到火葬,不僅僅是形式上的改變,還減少了對勞動力的要求。
土葬需要一大群人幫忙,火葬有了自家幾個人,就可以辦妥。
我的一個同學,一家人都從農村,搬到縣城居住。
同學的父親過世后,選擇了火化。然后,一家人在農村老家的菜園里,就把落葬的事情辦妥了。沒有一個村里人參與。
同學到底的孝順,還是不孝順?眾說紛紜。但是同學卻心安理得地說:“父親在的時候,兄弟姐妹都盡心照顧,父親生病了,大家都主動掏錢。他人的看法,沒必要在乎。”
事實上,火化之后,選擇公墓,就更加便捷了。有專門的工作人員,把落葬、立碑等事情,辦得妥妥帖帖,并且速度也很快。
移風易俗,把老人的子孫,從繁瑣的落葬儀式中解脫出來,輕松多了。
02
習慣了“你不麻煩我,我不麻煩你”,減少人情世故。
在一些自然村落里,大家約定:“任何一家,有老人過世,所有的年輕人都要來幫忙,哪怕是外省打工的人。”
村里的年輕人都外出了,要湊齊一個落葬的隊伍,是很難的。不約定成俗,恐怕做不到了。
但是你想過嗎?村里一年有五六個老人過世,在遠方打工的你,就要請假五六次,不遠千里趕來,參與落葬。
這一年請假五六次,一路上的開銷,你能夠接納嗎?萬一請不到假,你又該怎么辦?
換一個角度看,你家有老人過世,村里的年輕人都要請假,你于心何忍呢?
大家參與落葬,其本身也是“禮尚往來”——昨天你幫助了我,明天你家有事,我也幫助你。
葬禮上,大家也會隨禮,還要列出禮單。其本身,也是“交換”——今天你隨禮多少,明天你家有老人過世,我要還禮。禮數是差不多的,不能偏差太大。
俗話說:“錢債易還,人情難還。”
你家有老人過世,通知了很多親友,還有村里人,也擺了很多的酒席。但是你卻發現,自己欠下了大量的人情債,以后都是要還的。
也許你收了好幾萬的隨禮錢,但這些錢,都不會屬于你,都要還回去。
如果你每次還禮,還要人親自到場,這可能讓你很煩惱,也占用很多時間。
本著“怕麻煩”的心態,你選擇了“少待客”的落葬模式。你堅持不麻煩他人,他人也不好意思麻煩你。感情是相對的,冷漠也是。
就算是土葬,需要勞動力,你還可以花錢,請專業的隊伍。這人情世故就少多了。
03
家中經濟困難,盡量把錢財留給活著的人,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你有沒有算細賬,一次轟轟烈烈的葬禮,花費可以達到十萬以上。
連續幾天放鞭炮,買豪華棺材,做大墓碑,修從家到墓地的路,請人戴孝等。稍微動一動,錢就花掉了。
普通的家庭,感覺壓力很大。老人過世后,都不知道怎么辦。
如果家庭很困難,還要舉債辦理葬禮,這和古人“賣身葬父”沒有太多區別。
為了不負債累累,很多人一咬牙,把葬禮變得很簡陋。前前后后,花幾千塊就夠了。
我們還會看到一些家庭,兒女是單身漢、五保戶,離婚帶娃的人,或者兒女之中,還有人在讀書。這樣的情況下,操辦葬禮,無疑是雪上加霜。
只要舍去了面子,那么大家湊一點錢,落葬就完成了。大家也不負債,以后的日子,也過得容易一些。
俗話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看到有苦衷的家庭,我們真的不要去指責。如果你有心,就默默地給他們一些經濟幫助,也不要他們回報,就是去現場吃頓飯,都沒有必要。
04
哲學家莊子說:“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
生死是一個輪回,老人過世了,子孫還要活得好好的。
千萬不能因為老人過世,就拖垮了子孫的生活。
只要活著的人,都輕輕松松,平平安安,那么死去的人,在天國,也會倍感欣慰。
朋友們,盡孝不是做給別人看,而是豐富自己的良心,溫暖老人的余生。
落葬的過程中,減少吃喝,忍住悲傷,避免麻煩,這是應有之義。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