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農村的習俗,老人過世后,每年的忌日,兒女都在一起,祭拜一番。
正如《朱子家訓》中說的:“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可是這兩年,父親的忌日,幾乎沒有人提起。
父親過世十年有余了,大家都慢慢走出了悲痛,也淡忘了過去的一些事。
歲月就像一把殺豬刀,把關于父親的記憶,一點一點地剔除。
01
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關于故鄉的記憶,卻越發清晰起來。
曾經父母都在故鄉的時候,每隔幾個月,我到底是要回去一趟的。一來是不放心父母,二來是故鄉的老屋還有炊煙,能夠撫慰一顆游子的心。
雖然村莊已經很冷清了,也就幾個留守老人,但是回家的小路,還是干干凈凈的,路邊的野草被父親割了一茬又一茬。
父親過世后,母親也跟隨兒女進城了。
一開始,母親每個月都要去農村看看,那里還有她種的一小片紅薯地,有幾棵絲瓜苗。
收割了紅薯,絲瓜也老去之后,母親就不再提去農村的話了。
直到清明節,兄弟姐妹相約,去故鄉,給父親掃墓。
父親過世的頭幾年,兄弟姐妹,以及侄兒侄女,都會湊齊,在墳墓前,拔掉野草,又給墳墓添加一點新土。
不過每次回去,都特別難受:墻壁上,掛著父親用過的鐮刀;堂屋的八仙桌上,還父親最喜歡的煙盒。
總是讓人想起,父親坐在堂屋里,啪嗒啪嗒地抽煙,悠然自得。一晃眼,又不見了父親。
詩人余光中說:“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后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我們年輕的時候,走出故鄉,去遠方謀生。每到一個地方,安頓好了,就寫信給父親。
父親的回信,很簡單,三五句話,無非是“注意身體、家里安好”之類。
后來有了電話,我們和父母的聯系就更多了。隔三差五可以聽到父母的聲音,知道家里的貓下崽了,多了幾只雞,稻谷熟了。
父親走了十年之后,我們還可以撥通母親的電話,但再也沒有人描述故鄉的樣子了。
觸及故鄉,就是清明節那一天。
站在父親的墳墓前,拜一拜,說一說大家混得如何,孫輩都去哪里讀書。大孫子也打工了,要找女朋友了。
說著說著,笑了,最后就哭了。
原來,故鄉是一座矮墳。
墳里頭是死亡,墳外頭的生存。生死就在一線之間。當故鄉回不去了,那就說明已經死了。
有人說:“人這一生,生于土上,死于土下。”
說什么人生百年,不過是土上、土下走一轉而已。人活著,故鄉就在土上,風土歷歷在目,也深入記憶;人死了,故鄉就在土下,安安靜靜,一念不留。
02
為什么叫故鄉,不叫“故縣、故省、故市”?
我們走千萬里,遇到和自己同一個村的人,都是叫老鄉;同一個縣的,也是老鄉。
如果你走到國外去,遇到本國人,也是叫“老鄉”。
在一個陌生的異地,你還會遇到“同鄉會”之類的組織,格外親切。
《說文》中說:“鄉,國離邑民所封鄉也。嗇夫別治封圻之內六鄉六卿治之。”
《禮記·王制》中說:“習鄉尚齒。”
以鄉為單位,我們會發現,鄉里人說的話,語音是差不多的,習俗是類似的,也能彼此都熟悉。超過鄉了,就變得陌生了,也習俗大不一樣了。
故鄉,是我特別熟悉的地方,不知不覺就擠進了靈魂。你不信,聞一聞,血脈里還有故鄉的泥土芬芳。
一個人走出了“鄉”,那就是去了他鄉了。
在他鄉奮斗了多年的賀知章,晚年回到故鄉,寫下了名句:“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無數的事實證明,一個人走得越遠,越是想要“落葉歸根”的。
原來,故鄉是一種靈魂。
如果你在他鄉,忽然聽到有人講家鄉話,會特別親切,還忍不住要跟上去,聊幾句。
用家鄉話聊天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的靈魂,忽然就歸位了。
和老鄉分開了,你還期待下一次能夠偶遇。
如果你在他鄉,也還會關注故鄉的一些消息。通過故鄉的一些宣傳平臺,你會看到故鄉的變遷。若是故鄉遇到了災難,你總是慷慨解囊。你到底,舍不得讓故鄉的人受難。
故鄉的親人聯系你,扯幾句,你就覺得自己不那么煩躁了。
如果你在他鄉,清明節還沒有到,你就開始準備了。哪一天回去,和兄弟姐妹在什么地方會面。
就是遠嫁的女兒,七老八十了,還是要回去的,最好的日子就是“清明節”。
也許老屋已經沒有了,田地也不屬于你了,但是那一座墳,始終都屬于你。故鄉的氣息,讓你魂牽夢縈。
03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你的歸途,到底在哪里?若能安葬在父親的墳旁,一定是喜悅的。或者說,那才是真正的喜喪。
樹高千尺不忘根,人走千里不忘鄉。還真的是這樣,深入到骨子里的風土,是忘不掉的。如果要忘記,那就是再一次想起罷了。
時光匆匆,我也慢慢變老了,但是靈魂卻依舊蓬勃,和身體的變化無關。
如果有一天,去故鄉吹一吹晚風,靈魂和身體都會特別安寧。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