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放大招了,他趁著幾十個國家找美國談關稅豁免的機會,拋出個狠條件:想少交點關稅,那就得限制跟中國的生意,甭管是制造業還是買啥貨,都得聽他的,這擺明了是逼著各國在中美間選邊站,擺出一副“你不聽我的就別想好過”的架勢,可這招真管用嗎?中方直接放話,點破了特朗普的算盤,也給各國提了個醒,這背后,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文案|編輯:清
特朗普這套路,乍一看像是經濟施壓,實際上摻雜了不少政治算計,他心里那點小九九,其實不難猜,過去幾年,美國一直把中國當成最大的競爭對手,不管是科技、制造業還是全球影響力,都想方設法給中國使點絆子。
這次借著關稅談判的機會,他瞅準了各國想少交點錢的心理,干脆來一招狠的:讓這些國家掐住跟中國的貿易,斷了中國的后路。
具體來說,特朗普擔心的是中國通過“轉口貿易”繞過美國的高關稅,比如,中國貨先賣到第三國,再轉手到美國,關稅就沒那么高了。
為了堵住這漏洞,他要求各國限制中國制造業的出口,甚至連買中國的商品都不行,擺出一副“誰跟我站一邊,誰就能拿好處”的架勢,這招的核心,就是用美國的經濟影響力,逼著各國在中美間做選擇題。
特朗普敢這么玩,底氣來自他對美國市場地位的自信,畢竟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不少國家都靠出口到美國賺錢,特朗普覺得,只要揮舞關稅大棒,各國就得乖乖聽話,要么吞下高關稅的苦果,要么按他的要求來,限制跟中國的生意。他還賭了一把,覺得這些國家不敢跟他硬碰硬,頂多嘴上抱怨兩句,最后還是得低頭。
他這套路也不是心血來潮。過去幾年,特朗普在貿易上就喜歡搞單邊動作,比如對歐盟、加拿大甚至日本都揮過關稅大棒,逼著這些國家讓步。這次他不過是把老套路升級了,目標直指中國,想通過拉攏一幫國家,孤立中國在全球貿易里的地位,說白了,這不僅是個經濟賬,更是個地緣政治的大棋局。
特朗普的算盤打得挺精,可現實卻給他潑了盆冷水,他的策略有個致命問題:太高估自己的能耐,也太低估別人的骨氣,他以為各國會乖乖就范,可事實是,不少國家壓根不吃這套。
連歐盟這么大的經濟體都直接反制,擺出“你加關稅,我也加”的架勢,中國就更不用說了,早就準備好應對措施,針鋒相對地回擊。甚至連日本這種美國的鐵桿盟友,面對特朗普的要求也沒松口,一個都沒答應配合。
這事暴露了特朗普對當下國際局勢的誤判,他以為美國還是那個能一呼百應的老大,可現在的世界早就不是那樣了,全球化把各國的經濟綁得死死的,尤其是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工業國,產業鏈覆蓋面廣,市場吸引力大。
很多國家跟中國做生意,不是想不想的問題,而是離了中國的供應鏈壓根玩不轉,比如,電子產品、汽車零部件,甚至是日常消費品,哪樣不得靠中國的制造能力?特朗普想讓各國徹底跟中國斷了生意,簡直是癡人說夢。
更別提特朗普自己的信譽問題了,這幾年,他翻臉比翻書還快,今天跟你談好了,明天就可能變卦。各國也不是傻子,誰都知道跟他做交易,短期可能有點甜頭,可長遠看風險太大。萬一哪天特朗普又改主意,再加點新關稅,或者提點別的離譜要求,這些國家咋辦,到時候,既得罪了中國,又沒撈到美國的長期好處,里外不是人。
還有個現實問題: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美國消費者得掏更多錢買東西,通貨膨脹的壓力已經讓不少美國人叫苦不迭,連白宮內部都有消息說,特朗普的團隊也在擔心,關稅加得太狠,可能反過來拖累美國經濟,這么一來,他還能有多少底氣逼著各國聽話?
面對特朗普的這套組合拳,中國沒坐著干瞪眼,4月21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直接放話,點破了特朗普策略的本質。大意是:誰也別想著靠犧牲中國的利益換美國的豁免,那是跟老虎談條件,遲早把自己坑了,發言人還提醒各國,妥協換不來長久的和平,只會讓自己在未來的博弈里更被動。
這話聽著簡單,背后卻有深意,中國擺明了態度:任何以損害中國利益為代價的交易,都別想得逞。這不僅是對特朗普的警告,也是對那些可能動搖的國家的提醒。而且中國點出了“綏靖”的風險,意思很明白:你今天為了點關稅優惠聽特朗普的,明天他再變臉,你拿什么應對?到時候,既沒了中國的市場,又得面對美國的反復無常,賠了夫人又折兵。
中國這番話不只是為自己說話,也是在為多邊貿易體系撐腰,過去幾年,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鬧得全球貿易烏煙瘴氣,中國卻一直在推開放市場、促合作。這次,發言人還呼吁各國團結起來,共同抵制特朗普的霸凌做法,維護公平的貿易規則。這話說得有底氣,因為中國不僅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也是很多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影響力擺在那兒。
中國為啥敢這么硬氣?看看現實就明白了。作為全球工業的“發動機”,中國的產業鏈優勢不是吹的,從原材料到成品,全球供應鏈里中國的角色無可替代。連特朗普自己都不敢徹底關上跟中國談判的大門,說明他也知道,完全跟中國脫鉤是條死路,各國要是真聽了特朗普的,斷了跟中國的生意,自己的經濟恐怕得先垮一半。
特朗普的這波操作,不只是中美之間的較量,也給全球貿易格局敲了個警鐘。他的策略表面上是想孤立中國,可實際上卻讓各國看清了一個道理:單邊主義這條路,走不遠。全球化把大家的利益綁在一起,誰也別想獨善其身,特朗普想靠關稅大棒重塑貿易規則,結果卻讓各國更警惕,意識到各自為戰只會讓自己在博弈里越陷越深。
這事還暴露了美國影響力的尷尬處境,過去,美國說一不二,定個規則全球都得跟著走,可現在,歐盟有自己的算盤,亞太國家也有自己的考量,連盟友都不一定買美國的賬。特朗普的策略,某種程度上是在逼著各國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是繼續跟在美國后面跑,還是多找幾條路,分散風險?
中國的角色也在悄然變化,從過去單純的“世界工廠”,到如今在全球貿易規則里扮演更主動的角色,中國的影響力不只是經濟上的,還有道義上的。這次,中國的回應不只是為自己發聲,也是在提醒大家:面對單邊主義的沖擊,團結協調才是正道,如果各國被特朗普的關稅嚇得各自保命,未來面對類似的情況,只會更沒底氣,相反,開放、合作的體系,才是更靠譜的選擇。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