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一輩人的眼里,養(yǎng)兒能防老,多子就多福。
現(xiàn)在的人,有這樣的思維:人老了,最硬的底牌,就是錢和房子。
如果兒女都有,房子金錢都有,那就是人生的贏家了。
是的,一個沒有經(jīng)歷老年的人,什么話都可以放心大膽地說,底氣十足。
只有進入晚年,體驗了生命的無奈,就知道什么是血雨腥風。
01
人到晚年,健康總有一天要弄丟。
我的姑父,有三兄弟,一兒一女。祖上有一棟泥巴房,幾畝薄地,二十多畝山地。
姑父還當了十幾年村干部,也被人尊重。
姑父六十歲的時候,從村里卸任,按照地方政策,每個月可以領(lǐng)四五百補貼,加上農(nóng)村養(yǎng)老金一百多,還自己種地,這日子也過得不錯。
那時候,姑母才五十多,非常能干。山上采摘野果、粽葉、茶葉,一年也能賺萬把塊。
女兒在市里開旅行社,每隔一段時間,就帶姑父姑母去旅游。香港澳門、西北的沙漠,都去過了。
好日子過了七年的樣子,就結(jié)束了。
姑父中風一次,落下了很多的后遺癥:腿腳不利索,走路要拐杖;說話不利索,一開口就臉部抽動。
他還擔心哪一天,自己夜里忽然發(fā)病,就睡過去了。因此,他隔三差五就說自己的“遺言”。
放下拐杖,姑父就坐上了輪椅。每天出門,要姑母推著。
在村里,姑父遇到熟人,就非常難為情。大家的關(guān)心,讓姑父覺得是“恥笑”。很強的病恥感,挫傷了姑父的自尊心。
有一次,姑母去趕集,姑父獨自在家,非常口渴。姑父搖著輪椅,到餐桌前,發(fā)現(xiàn)自己居然提不起熱水瓶了。折騰一陣子,只是喝了小杯子里的冷水。這讓姑父很沮喪。
屋漏偏逢連夜雨。姑母去干農(nóng)活的時候,摔了一跤,骨折了。在醫(yī)院躺了兩個月,姑母也只能靠拐杖出門。
夕陽下,一個拄拐的女人,推著輪椅,輪椅上坐著一個男人,這應(yīng)該是一道很扎心的風景。
愛默生說過:“健康是智慧的條件,是愉快的標志。”
人老了,還健健康康地活著,有錢有房子,兒女也隔三差五來聚一聚,這日子確實溫馨。可是健康不會常在,總是要弄丟了。
身體不健康了,人的精神開始萎靡。雖然生命沒有到盡頭,但人總是覺得自己快到盡頭了,根本就沒有奔頭。
分明什么都不缺,就是提不起神。
慢慢明白,沒有了健康,錢財不是你的;風景不是你的,地位不是你的。
如果有老伴在一旁照顧,鼓勵,精神慢慢會好一些。但是老伴也會弄丟健康,甚至比你更加糟糕。
老兩口,不能互相扶持,還變成了彼此的累贅,大家庭的累贅。
02
人到晚年,親情比想象中的更加殘忍。
老人不健康了,錢財也管不住了,那么靠血脈之情,總是可以的吧?
帶著問題往下看,我們也會很心酸。
我的姑父、姑母無法互相照顧的時候,他們的兒女坐在一起,商議如何贍養(yǎng)的問題。
兒子在外地打工,也在外地買房定居,兒子還有兩個兒子,這負擔是夠大的。要拿一大筆錢,供養(yǎng)老人,不可能。
女兒在本市,經(jīng)濟條件也不錯,但她認定自己是外嫁女,不可能把老人的一切都承擔起來。
商議了很久,他們決定在市里租一間小屋。租金是兒子給,日常開銷,兒子一個月給五百,女兒給三百,不過女兒要承擔起日常看病、買菜之類的雜活。
姑父姑母住進了出租屋,女兒隔三差五來看看,表面上是不錯,但是新的煩惱來了。
在農(nóng)村待了一輩子的姑父姑母,受不了城里的嘈雜,更重要的是夏天“太熱”了。
姑父想在家裝一個空調(diào),女兒不同意。兒子同意,但是兒子在外地,一直沒有具體行動。
姑父姑母身體每況愈下,需要請保姆照顧了。
算了算,若是請保姆,一個月開銷,起碼多四五千。這錢,誰給呢?
女兒開始清算姑父姑母的存款,看看能否把存款用來請保姆。忽然發(fā)現(xiàn),大部分的存款,被兒子拿走了。女兒就憤怒了,關(guān)于贍養(yǎng)的事情,越發(fā)不上心,甚至一個星期也不見人影。
本著節(jié)約費用的想法,姑父姑母被送到養(yǎng)老院。住了兩個月,姑父死活不愿意再去了,又回到了出租屋。
姑父也嘗試過聯(lián)系自己的兩個弟弟。從經(jīng)濟條件來說,兩個弟弟都還好,曾經(jīng)創(chuàng)業(yè)開公司,存款上百萬,也有退休金。
可是弟弟們不怎么搭理。可以看出來,弟弟們擔心,這錢掏出去了,大概率是收不回。利益之下,親情算什么呢?
我去過姑父姑母的出租屋:大概四十多平米,在一樓。春天非常潮濕,地板永遠有一層水;夏天悶熱,透不過氣。
姑母拄拐,慢慢挪動到灶臺,做簡單的飯菜。姑父多數(shù)時間,在床上躺著,被褥里散發(fā)出難聞的氣味。
每個星期,女兒來打掃衛(wèi)生,也是心不甘情不愿,說話很難聽。
哎,真不知道,姑父的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啊。
兒女也好,兄弟姐妹也好,感情和金錢混雜在一起,往往金錢會排第一位。
享受天倫之樂也會成一種奢望。自己的親人,到底是要慢慢走散的,誰都顧著自己。
03
當然,老人要過好余生,還是要靠“情和錢”,以及好心態(tài),并且多方面綜合,不能單靠一方面。
但是我們要明白,“錢和情”都要從中年開始準備,并且要掌握準備的方法。
第一,對于兒女,應(yīng)該一碗水端平,別總是偏心。讓兒女都得到對應(yīng)的好處,堅持公正公開,那就少了內(nèi)耗,感情才靠得住。對于兄弟姐妹,就別去指望了,父母過世后,就是一門普通的親戚。
第二,對于錢財,應(yīng)該考慮長久,并且盡量能拿到退休金,還加一筆存款。對于房子,別太執(zhí)念故鄉(xiāng),要看兒女在什么地方定居,隨遇而安。
第三,調(diào)整心態(tài),接納生老病死,不給子孫增加負能量。向死而生,樂觀一天,幸福一天。
晚年的苦是不能回避的,只是你安排好了,稍微體面一些。
作者:布衣粗食。
關(guān)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