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這幾天估計睡不著覺,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三番四次的點名罵他,恨不得讓他立馬卷鋪蓋走人。
2024年大選后,他攥著白宮、兩院和大法官,感覺自己就是“美國皇帝”,三權合一牛氣沖天。
可誰想到,拜登留了個狠招——可偏偏美聯儲這臺“印鈔機”不聽使喚,拜登任命的主席鮑威爾愣是不給特朗普面子,死活不降息!特朗普的制造業夢和關稅大計全卡殼了。
禍不單行,今年還有9.2萬億美債將到期,利息高得嚇人,特朗普急得直跳腳,財政窟窿怎么填?
這場聯邦政府與美聯儲的較量,到底誰能笑到最后?
文案:鳳梨 編輯:鳳梨
倒回到2024年11月,特朗普在大選中卷土重來,帶著“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口號,重新殺回白宮。
這回他學聰明了,上次執政時被五角大樓和情報機構拖后腿,這次他把軍方抓得死死的,國防部長是他挑的忠臣,連軍工企業的訂單都安排得妥妥當當。
國會兩院,共和黨占了多數,法案想怎么過就怎么過。最高法院里超過半數的大法官是他任內提名的,司法這塊也穩了。
行政、立法、司法,全攥在特朗普手里,成了美國有史以來權利最大的總統,白宮里忠誠的“馬伽”團隊忙著拍馬屁,個個把特朗普的話當圣旨,恨不得把“美國贏麻了”刻在腦門上。
特朗普的計劃聽起來挺帶勁:揮舞關稅大棒,把進口貨的價格抬高,逼著企業回美國建廠,制造業一復興,美國經濟就一飛沖天。
為了顯得硬氣,他不分敵友,對全球商品一通加稅,歐洲、日本、東南亞全沒放過,鬧得國際市場雞飛狗跳。
可他忘了,搞經濟不是光靠蠻力,美國經濟這臺機器,核心零件不在白宮,也不在國會,而是在美聯儲
美聯儲是美國政治體系中的一個“怪胎”,表面上聽政府的,實際上獨立得像個世外高人,總統雖然可以提名主席,但貨幣政策它說了算,加息、降息、印鈔,全是美聯儲決定的。
而鮑威爾這人,2021年被拜登提名連任,沒幾年特朗普就上臺了。
偏偏鮑威爾跟拜登關系好,跟特朗普不對付,特朗普的降息要求,鮑威爾壓根不搭理。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急得跳腳,發文喊話:“美聯儲得趕緊降息,不然經濟要完!”
結果鮑威爾回了個報告,非但沒提降息,還警告特朗普的關稅戰遲早把美國經濟搞砸。
這話一出,稍微有些好轉的股市又嘩啦啦往下掉,華爾街一片哀嚎。
特朗普為啥這么急著降息?說白了,他腦子里有個簡單的算盤:利率一降,銀行的錢就得流出來,華爾街的資本家們拿著錢去投資工廠,美國的制造業不就活了?
再加上關稅逼著企業回流,底特律的汽車廠、匹茲堡的鋼廠,立馬熱火朝天,美國經濟一秒“再偉大”。
更關鍵的是,降息還能救命。
數據顯示,2025年,美國有9.2萬億美元的美債要到期,還要還高額利息,光2024年,聯邦政府就得掏1.1萬億美元付利息,目前政府還在不斷借貸,今年要掏利息只會更多。
政府預算才6.8萬億,特朗普讓馬斯克削了幾個月預算,也才省下不到2000億,杯水車薪。
降息能把利率壓下來,利息負擔一輕,財政危機就能喘口氣。
可鮑威爾不是吃素的,這位老兄30年前就在財政部混過,金融這行當他門兒清。降息?沒那么簡單。
關稅戰已經把美國物價推上天了,超市里的牙膏、衣服、電器,全靠進口。關稅一加,進口商只能漲價,消費者買單。
現在降息,等于往火堆里澆油,錢一多,物價再漲,通脹直接失控,搞不好就是一場經濟大蕭條。
鮑威爾掐指一算,降息是條死路,不降息雖然也難受,但起碼能拖著,拖到2026年他退休,經濟垮了也算不到他頭上。
再說制造業復興,特朗普那是想得美,美國輕工業早空心化了,華爾街那幫人,炒股、搞金融還行,讓他們去建廠?門都沒有。
降息了,錢也不會老老實實流到工廠,多半跑去炒房、炒股,或者直接流到海外。
中國的汽車、造船、芯片,樣樣玩得轉,AI也風生水起。
印度、越南、墨西哥,成本低、政策松,資本家眼睛雪亮,哪會傻乎乎回美國?
特朗普要是真把關稅提到100%,把全球市場一刀切斷,美國自己先把自己憋死了,超市貨架空蕩蕩,物價飛上天,消費者得造反。
不降息的后果也好不到哪去,高利率讓企業不敢借錢,錢全存銀行吃利息,工廠不建,業務不擴,最后只能裁員。
裁員多了,寫字樓空了,房地產市場一涼,中小銀行的壞賬嘩嘩往上漲。
2024年,已經有銀行因為壞賬倒閉,市場人心惶惶,外資企業看著美國這架勢,哪還敢來投資?好不容易拉來的制造業,又得打包走人。
鮑威爾這邊穩坐釣魚臺,特朗普那邊急得抓耳撓腮,他甚至放話要炒了鮑威爾,讓美聯儲理事沃什接手。
可這事哪那么容易?美聯儲主席不是白宮的保姆,想換就換。
特朗普要是真敢硬來,等于砸了美國金融體系的根基,華爾街第一個不答應。
更何況,鮑威爾背后還有民主黨的影子,國會里雖然共和黨占優,但把主席“炒魷魚”這事,得參議院點頭,民主黨哪會讓他如愿?
放眼全球,特朗普的關稅戰更是把美國推向孤立,中國的工廠熱火朝天,新能源車、芯片、無人機,樣樣不落下。歐洲忙著跟中國簽貿易協定,印度和東南亞趁機搶市場。
美國除了揮舞關稅大棒,好像也沒什么拿得出手的牌。
特朗普以為加稅就能把錢收回來,3萬億美元的進口貨,加100%關稅,不就3萬億到手?可他沒算明白,關稅最后還是美國老百姓掏錢,物價一漲,民怨沸騰,經濟還得往下掉。
最要命的,還是那9.2萬億美元的美債。
這筆錢到期,特朗普政府得還本付息,可現在拋售美債的國家越來越多,美聯儲只能提高收益率來吸引買家,利息越滾越高。
2024年,聯邦政府花在利息上的錢,已經占了預算的六分之一,2025年還得漲。
特朗普指望降息救命,可鮑威爾不配合,印鈔機不開,財政窟窿越捅越大。
白宮里,特朗普的團隊還在喊“美國贏麻了”,可外頭,華爾街的交易員、超市的消費者,都感覺大事不妙。
曾經,特朗普團隊里還有個明白人——馬斯克。
這位科技大佬幫特朗普贏了大選,還冒著風險搞預算改革。
可如今,馬斯克跟特朗普的關系冷得像冰窖,特斯拉在海外被抵制,股價跌得慘不忍睹。
馬斯克看著白宮一群人圍著特朗普吹彩虹屁,心里估計五味雜陳,當初他以為特朗普上臺能救美國,可現在特朗普的激進政策,正在把美國往懸崖邊推。
關稅戰要是輸了,全球市場會徹底對美國關門,美國的國際威望,也得跌到谷底。
鮑威爾的任期還有一年,降息還是不降息,他得掂量清楚。
美聯儲這臺印鈔機,握著美國經濟的命脈,卻也成了特朗普最大的絆腳石。
2025年的美國,像一艘在暴風雨里的船,特朗普在甲板上揮舞旗幟,鮑威爾在駕駛艙里穩住舵,至于這艘船是沖出風暴,還是撞上暗礁,誰也說不準。
信息來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