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加征高關稅,印度以為機會來了,莫迪政府摩拳擦掌,覺得自己能取代中國,站上對美貿易的C位。結果兩千箱的貨物在美國港口滯留,蘋果公司直接把生產線搬回美國,印度的制造業夢還沒起飛就摔了個跟頭,中國這邊倒是敞開大門,喊著中印一起干大事,可印度還在糾結要不要抱緊美國大腿,接下來,莫迪會怎么選?
文案|編輯:清
特朗普對中國商品揮下關稅重錘,印度這邊卻像是看到了天上掉餡餅,莫迪政府覺得,中國的出口受限,印度正好能填補空缺,制造業一飛沖天,取代中國對美輸出的地位,2023年,印度的GDP超過英國,國內一片歡呼,甚至有人喊出“印度很快要超中國”的口號。
這股自信讓莫迪政府更加認定,美國的關稅政策就是印度的歷史性機遇,于是,印度開始行動:降低對美關稅,敞開大門歡迎美國商品,還頻頻向西方企業拋媚眼,希望吸引更多投資,莫迪甚至親自跑到華盛頓,試圖為潛在的中美貿易摩擦提前鋪路。
可現實很快就給了印度一記響亮的耳光,2000箱輸美貨物在美國港口滯留,遲遲無法清關,蘋果公司原本在印度的生產線,也開始陸續轉移回美國,這些消息像冷水一樣潑在印度頭上,所謂的“取代中國”還沒邁出第一步,就已經摔得鼻青臉腫。印度不禁納悶:不是說好要接替中國的位置嗎?怎么連貨都送不出去?
其實,印度的底子壓根撐不起這樣的野心,供應鏈是個大麻煩,印度的物流體系效率低下,港口擁堵、運輸延誤是家常便飯,相比之下,中國完善的供應鏈網絡讓貨物從工廠到港口再到海外市場幾乎無縫銜接。
印度的2000箱貨物滯留,正是這種差距的直接體現,其次,勞動力素質也拖了后腿,印度雖然人口眾多,但熟練工人和技術人才短缺,制造業需要的精細化生產能力嚴重不足,蘋果公司選擇撤離印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當地生產效率和質量跟不上需求。
更深一層的原因,是印度對美國意圖的誤讀,莫迪政府以為,特朗普加征中國關稅是為了給印度這樣的國家騰出市場空間。可事實是,美國壓根沒打算讓印度撿便宜,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核心目標是把制造業拉回美國本土,振興自己的工業體系。
印度降低關稅、主動示好的舉動,在美國眼里不過是“送上門的機會”,特朗普甚至公開給印度扣上“關稅之王”的帽子,嘲諷其貿易政策,這種毫不留情的打臉,讓莫迪的華盛頓之行顯得格外尷尬。
不僅如此,印度還低估了自己與美國的競爭關系,美國需要的不是一個新的進口大國,而是能為自己創造就業和產值的制造業基地,印度滿心以為能靠著低成本勞動力吸引西方企業,可實際情況是,西方企業對印度的投資熱情正在冷卻,原因很簡單:印度不僅基礎設施落后,還常常通過政策變動“收割”外資。
比如,突如其來的稅收調整、復雜的審批流程,讓不少企業望而卻步,更別提印度在國際舞臺上的“騎墻”策略,在俄烏沖突中,印度一邊從俄羅斯低價進口能源,一邊向美國示好,這種左右逢源的做法,讓美國越來越覺得印度靠不住。
反觀中國,早就看透了美國的保護主義套路,中國駐印度大使徐飛洪在接受采訪時直言:一味對美國妥協退讓沒出路,中印應該聯手反對單邊主義保護,這句話不僅點明了美國的真實意圖,也向印度拋出了合作的橄欖枝,中國的態度很明確:與其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不如跟中國一起,爭取更大的議價空間。
中印合作聽起來可能有點遙遠,但其實有不少實際的好處。兩國都是人口大國,市場潛力巨大,如果能整合資源,無論是消費市場還是生產能力,都能形成巨大的合力,而且印度在某些領域確實有自己的優勢,比如軟件開發和信息技術服務。
如果能與中國在高端制造、基建等領域的經驗結合,雙方完全可以實現互補,更重要的是,中印聯手能改變當前國際貿易的規則制定權。目前,美國通過關稅和制裁,試圖重新定義全球供應鏈格局,如果中印能形成統一戰線,特朗普的政策就不敢那么肆無忌憚。
當然,印度對中國的態度一直不算友好,過去幾年,印度對華投資設限、禁用中國應用,甚至在邊境問題上頻頻挑釁,這種敵視情緒讓中印合作多了幾分障礙。但從長遠看,印度繼續追隨美國未必是明智選擇。日本的例子就擺在眼前:一味對美國示好,換來的卻是更高的關稅和更嚴苛的貿易條款。印度如果一門心思撲向美國,恐怕只會成為下一個被“敲詐”的對象。
更何況,美國的“印太戰略”雖然把印度捧得高高的,但本質上還是想利用印度來遏制中國,這種角色對印度來說并不光彩,印度作為一個奉行獨立外交政策的大國,完全有能力跳出美國的戰略框架,追求自己的利益。過去幾年,印度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穩步提升,綜合實力已經讓一些傳統西方強國感到壓力,這種潛力,恰恰是印度選擇與中國合作的最大底氣。
中國對印度的開放態度,也不是單純的善意,而是基于現實考量,印度不只是一個人口大國,更是一個在全球供應鏈中逐漸嶄露頭角的玩家。中國的技術、資金和市場經驗,恰好能為印度的工業化提供助力,印度若能放下對中國的成見,抓住這個機會,不僅能加速自身發展,還能在國際舞臺上贏得更多話語權。
印度現在面臨一個十字路口,繼續幻想“取代中國”、討好美國,可能只會換來更多的貨物滯留和投資撤離,而與中國合作,雖然需要克服歷史包袱和國內阻力,但卻是一條更務實的發展路徑。特朗普的關稅戰已經把牌攤開了,印度到底會怎么選,接下來的幾年就會見分曉。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