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56歲的南陽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金浩被查。塵埃落定。
多日前,金浩被查的消息一直在當地流傳,有網友含沙射影地發布了他的簡歷、照片。此時,恰逢中央第五巡視組進駐河南。4月21日,河南省紀委監委發布消息稱,金浩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審查調查。
其實,金浩,便是那篇著名的博士論文《中縣干部》里的時任縣長張國華(文中化名),而論文中所寫的河南省北山市中縣,便是河南省南陽市新野縣。
這篇論文的作者,名叫馮軍旗,也是河南人。
2008年3月,在北京大學社會學系讀博的馮軍旗,以掛職干部身份進入了河南省新野縣,開展田野調查,寫博士論文。
當年,馮軍旗掛職的身份是副鄉長、縣長助理。當時,恰逢金浩在新野縣任縣長。
“在中縣掛職鍛煉近2年的時間中,通過工作、開會、交談以及喝酒等各種方式,我得以和中縣的很多領導干部近距離接觸,有很多都成為朋友。”馮軍旗在論文中寫道。
2年里,馮軍旗訪談了161名當地官員,并于2010年6月完成20萬字的博士論文《中縣干部》。該研究“提供了中國地方政治精英研究的一個完整翔實而又有相當深度和厚度的縣鄉樣本”。
原本,這本書鮮有人知。2011年9月2日,《南方周末》發表題為《中縣“政治家族”現象調查》的報道,轟動一時。《中縣干部》也隨之被公眾所知,并引起廣泛關注。
盡管論文中并未提及,“中縣”是哪個縣,那些官員也均為化名,但公眾還是很快確定中縣即新野。由于這篇巨著細致地披露了當地“政治家族”“虛假政績”“關系運作”等基層官場生態,有言論稱,媒體報道后,曾引起新野官場的震動。
“感謝中縣和中縣的干部們。……因為學術研究的慣例,我無法在此寫上中縣干部們的名字,他們已和本研究融為一體。”馮軍旗在論文后記中寫道:“希望他們能夠理解我的研究:我罪我言,是存明哲。”
《中縣干部》博士論文封面截圖
梳理《中縣干部》中張國華的信息發現,“張國華”的名字被提及15次,其履歷與金浩基本一致。
論文中提到,張國華于2002年下派汝縣(虛假地名)任副縣長,2007年9月開始任職中縣(虛假地名)縣長。而金浩曾于2002年開始任職唐河縣副縣長,2007年9月開始任新野縣代縣長。
論文統計表里,縣長張國華的任職時間
公開信息顯示:金浩,1969年6月出生,南陽市宛城區人,1988年7月參加工作,曾先后在南陽市(地)委工作,擔任副縣長時33歲,任新野縣長時剛38歲。在《中縣干部》中,恰巧提到,“從初職年齡來看,(中縣)縣委、政府各有一位領導33歲時就出任副縣長。”
在論文中,馮軍旗還披露了與張國華的部分訪談內容,其中談到張國華是如何一步步進入官場,并當上中縣縣長的。起初,張國華的仕途,并非一帆風順,他的家庭甚至曾因父親的出身問題變得處境艱難。
“相對于家庭出身好的庇護式流動,不好的家庭出身對于上升流動則起到了阻隔作用。”在論文中馮軍旗寫道:“1976年文革的結束以及1977年的恢復高考,對于家庭出身不好的以及出身農民家庭的領導干部都有著決定性的意義。”
對于這一點,時任中縣縣長的張國華說:“我父親在剛要解放時考取了河南大學,在當時是很少的大學生,但那時兵荒馬亂,所以就中斷了學業,回到北山市(筆者注:虛假地名,實際為南陽市)工作,剛開始在銀行系統,后來就轉到教育上。50年代初,又回河大讀書,培訓之類的,回來就遇到了他的出身問題(地主)了,我們就被迫從北山市回到農村老家,我爸就繼續教書,這個過程中兩次被打成右派,我家的處境就非常艱難。一直到1979年,鄧小平恢復政策,這對于我們家是一個歷史性轉變,我們第二次回城,回北山市。”
最初,張國華在北山市地委辦公室工作。
《中縣干部》中提到,“32名縣領導只有縣長張國華初職在北山地委辦公室,屬于黨委機關,是特例。因為張在學校是學生會主席,是優秀畢業生,是黨組織重點培養對象,正是這個高起點,使他成為現在北山市最年輕的縣長。”
但在成為“北山市最年輕的縣長”之前,張國華一直在事業的低谷里,直到被選中成為領導秘書。
“對于很多干部來說,秘書經歷往往是其一生仕途的轉折點,他們大多在服務領導之后,仕途進入快車道。”馮軍旗寫道,……縣長張國華的仕途更是受秘書經歷影響。
論文中提到:當時,張國華在地委辦公廳正處于事業的低峰期,由于和直接領導的關系不好而郁郁不得志。但是,市委副書記選秘書給了他重新起飛的機會。
“我成長中也有很多坎坷,當時地委管辦公室的一位主要領導說我恃才傲物,心比天高。他的地域觀念太強,劃圈子,沒有搞五湖四海,……但也有可能一些事情我沒有處理好,造成他對我印象不好,這直接影響到對我的使用。”張國華在訪談中還提到,訪談時間標記為2009年。
“一直到93年,我才成為副科級干部,然后到95年的時候,這是對我打擊最大的,因為論業務能力,論公文寫作,我一直是骨干,我資歷也長。95年,北山地改市,之前研究了一批干部,副科級變成副科長,就在這一批,我們那一批副主任科員,都變成副科長了,竟然給我撂下了,這對我是極大的打擊,我幾乎對政治和仕途失去信心,這里面沒有任何公正可言!
我也進入很不愉快的,叛逆、對抗的狀態,這時候身體也不太好。我就請假,不愿意去上班。這樣一直延續到97年,當時市委副書記李蘭玫一直找秘書,她的前秘書因為家庭的原因不適合干了,把辦公室的幾乎所有的年輕同志都試了,還不行。當時一個副秘書長對我還比較公正,就說讓我試試。我跟她去的第一站就是中縣,很巧合,考察工業,回去后她就讓我寫材料,寫工業會議的講話,寫完后,她非常滿意,就確定了我做她的秘書,這是我仕途上的重大轉折,可以說是里程碑式的轉折。”
《中縣干部》中寫道:隨著李市委副書記晉升為市長,張國華也隨著到市政府做專職秘書,之后,張國華又跟著北山市長曹華南做秘書。
張國華說:“從1997年到2002年,這5年的秘書,使得領導和社會認識了我,而且鍛煉了我行政上的經驗,行政能力得到提高,也參與或者參謀了很多北山市的重大決策。”
“秘書經歷使張國華累積了大量的政治資本,并積聚了很多人脈資源,加上其比較公正,口碑很好,2002年被下派到汝縣做副縣長,從而進入了仕途的快車道。而隨著李市長的后來晉升為副省長,陽光更是照在張國華的仕途上。”論文中寫道。
2002年后的23年里,金浩,即張國華,一直在南陽官場深耕,在南陽市唐河縣、淅川縣、新野縣、南陽新區、南陽市人大常委會、鄧州市任過許多要職。2020年,金浩開始任職河南省南陽市委常委、南陽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直至今年4月21日在任內被查。
這是繼2024年5月南陽市原市委書記朱是西落馬后,南陽市被查的又一位重要官員。
“每一個被查處的干部都是一個悲劇,每一個被查處的干部都有一個內容豐富的故事。”馮軍旗在《中縣干部》里寫道。
“這些故事,和人性、欲望和道德有關,和原則、規則和命運相連。是查處見證了官場的血腥和殘酷,是查處使得仕途如畏途,機關無數,地雷遍布,如飛蛾撲火,如飲鴆止渴。所以,仕途需要自律,官場需要智慧。”
如今,15年前給金浩當過縣長助理的馮軍旗,早已從北京大學畢業,去了中國政法大學任教,仍時常到基層調研。也許,15年前,他寫下這篇論文時,早已料想到今天金浩的結局。
就像他在論文開篇前的那首獻給中縣干部的詩——《蒲公英》里寫的:
如今,在南陽官場飄了37年后,“蒲公英”金浩終于落下了。
作者:豫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