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從誕生之日起,便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期許,也成了文人社交的重要方式,字字句句間,盡顯漢字的精妙與韻味。
東華門外唱名者方為好男兒,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趙宋大小城鎮里的勾欄瓦舍里,茶樓酒肆間,總飄著文人墨客吟詩作對的雅韻。
就連不少閨房女子,也用對聯來決定自己的婚事。城西的吳府門前,三丈高的擂臺上,招親二字在晨光中顯得格外醒目。
吳妙真著一身火紅騎裝立于擂臺中央,腰間銀鏈軟劍在風中輕響。她望著臺下摩拳擦掌的青年才俊,嘴角揚起狡黠的笑——今日這招親擂臺,既要試他們的武藝,更要考他們的文心。
吳妙真是吳將軍老來得女,自小被視作掌上明珠,在父親的影響下,她也深諳各種武藝;別家姑娘繡著花鳥,她卻喜歡在馬背上馳騁的感覺。
吳將軍夫婦眼看性格也愈發豪爽直率,活脫脫一個 “女中豪杰”的女兒,頓時有點發愁。
在當時的社會風氣下,哪家公子愿意娶個舞刀弄棒的媳婦回家?為了女兒的終身大事著想,夫婦倆一咬牙,花重金請來三位名師,教她詩詞書畫之道。
本以為女兒會對這些 “文縐縐” 的東西不感興趣,沒想到天賦異稟的吳妙真往書桌前一坐,也能靜下心來學習,幾年之后吟詩作賦不在話下,對聯水平更是爐火純青,成了文武雙全的之人。
吳妙真到了婚嫁的年紀。來提親的人踏破門檻,不是富商之子,就是文官之后,可她連正眼都不瞧。
“要嫁,我便嫁個文能與與我對酒吟詩,武能與我并肩殺敵的奇男子!”
這才有了前面在將軍府前豎起招親擂臺,明言先比武,后比文,勝者方能娶她過門的一幕。
招親那日,武試場上鐵甲鏗鏘,十八般武藝輪番上陣。吳妙真策馬挺槊,紅纓穗掃過之處,折斷的槍尖在青磚上敲出金石之聲。
待得日影西斜,最終留下的三位才俊皆出身詩禮簪纓之家。其中來自洛陽的蘇斌的武藝更是讓她驚嘆不已。
比武之后便是文試,吳妙真褪去戎裝換上素紗襦裙,發間只簪支點翠銜珠釵。
她款步走到眾人面前,福了一福,脆聲道:“各位公子武藝高強,小女子佩服。但婚姻大事,還需才情相配。今日我出一上聯,若能對出讓我心服口服的下聯,便是我要等的良人。”
說罷朱唇輕啟,緩緩說出:"好女子好騎奇馬"的上聯。這上聯一出,眾人皆是一愣。“好” 字拆成 “女子”,“騎” 字拆成 “奇馬”,"好"既指美好女子,又通"喜好"之意。
此聯暗含她喜好騎馬的性情、將門虎女的身份,又巧妙運用拆字法,著實難對。
幾位公子皺著眉頭,有的在地上來回踱步,有的盯著池塘出神,卻始終無人開口。
就在氣氛愈發緊張時,蘇斌眼神透著一股自信,對吳妙真深深一揖,朗聲道:“小姐上聯精妙,在下斗膽一試。我的下聯是 ——明日月明志士心。”
吳妙真微微挑眉,示意書生解釋。
蘇斌侃侃而談:日月為明,士心為志,下聯描繪了日月同輝的光明之景,日月永恒表明了他的志向堅定,更有你我攜手,未來定是一片坦途之心,還有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家國情懷寫照。
吳妙真聽著聽著,臉頰漸漸泛起紅暈。
這下聯不僅在拆字上與上聯工整對仗,更將家國情懷與兒女情長融為一體,字字句句都說到了她的心坎里。
她望著書生眼中的堅定,心中一動:這不正是自己夢寐以求的良人嗎?
就這樣,一段姻緣因對聯而起。三個月后,吳將軍府張燈結彩,吳妙真身著鳳冠霞帔,與書生喜結連理。婚后,志同道合的夫妻二人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而他們這段 “對聯招親” 的故事,成了人們茶余飯后津津樂道的佳話。
--完--
屏幕前的你,遇上這個上聯,你會對何下聯,歡迎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