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2日訊 誠信是古今中外社會治理的基礎因素,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手段。近年來,德州市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創新推出“信用+審批”模式,以信用作保,提供辦事便利,為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供了鮮活實踐。
先行先試,“信用+審批”提升群眾獲得感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應。老百姓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進什么。當企業與群眾在辦事過程中面臨材料暫缺的困境時,傳統審批流程往往成為阻礙,增加了時間與經濟成本。德州市敏銳捕捉到這一痛點,率先探索信用審批路徑。
某科技企業經理曾在市政務服務大廳滿面愁容。企業訂單積壓,交貨期限迫在眉睫,配套甲類倉庫卻尚未建設,按常規流程準備材料報批,時間根本無法滿足需求。得益于德州先行先試的信用審批,經核驗企業信用良好,在幫辦人員指導下,其填寫承諾書后提前拿到施工許可證,甲類倉庫如期投產。
實踐證明,實現政務服務從“能辦”向“易辦、快辦”轉變,信用審批模式改革是重要突破口,而讓“愁容”變“笑容”,是政務服務不斷升級的動力源泉,也是改革成效最鮮明的體現。改革如此有效,它的內在邏輯是什么?
改革本質為信易批,結果導向就是“信用越好、審批越容易”,政府部門用信用賦能審批過程,向誠信申請主體提供容缺辦、承諾辦等便利,優化審批流程,改善辦事體驗,提高辦事效率,使有限的物理空間中延伸出無限的服務溫度。
信用加持,助力政務服務更高效
“信用+審批” 模式的高效運轉,離不開完善的運行機制與流程創新。德州市搭建起首個政務服務信用評價橫向平臺,精心構建“批前信用核驗——批中信用核查——批后信用監管” 的閉環工作鏈路,實現了審批流程的精細化管理與無縫銜接。
實際上,改革意味著流程再造和系統重塑,它打破“受理——審核——辦結”傳統模式,重塑為“信用承諾——辦結——核查”新流程,以信用承諾為先導,促使政府服務前置。
針對申請人未提交的材料,審批部門通過將32類電子證照接入辦事鏈條,實現數據按需檢索、一秒調用;對于無法通過數據共享獲取的材料,協調部門協助提供,真正實現 “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對于確需現場核查的事項,則綜合運用部門勘驗“雙隨機、一公開”等手段,嚴格核實,確保承諾真實有效,消除審批監管盲區。
不難發現,信用加持只是助推器,改革背后是理念突破和服務革新,這也彰顯出“在德州、辦德好”的初心和底色。隨著時間的沉淀,“信用越好,審批越容易” 的理念深入人心,信易批也成為德州政務服務的顯著標識。
比如,圍繞信任籌建,在全省率先推出工程建設項目全過程告知承諾,平均為企業節約時間3至6個月;服務實體經濟,連鎖藥品經營零售許可實施“先發證后核查”,發證由6個工作日變為立等可?。粚嵤┬湃伟l證,創新打包承諾辦,1063個護士執業證書半天完成核發……這些務實之舉,樁樁圍繞辦事便捷發力,件件聚焦民生需求落實,讓民眾真切感受到政務服務的溫度。
違諾制約,不守承諾有成本
信用體系的健全離不開激勵與制約的雙重保障。在“信用+審批” 模式下,申請人在享受便利的同時,也需接受嚴格的信用約束。
聚焦審批領域輕微違諾行為,德州市15個部門聯合發力,首創違諾制約管理機制,針對容缺不補、承諾不實等6大情形,對違諾主體實施重點審查、差異化監管等制約措施。一方面,亮明不守承諾的成本,產生信用威懾,從而督促申請人履約踐諾;另一方面,打通審批、監管、信用德州平臺的制約通道,讓“守諾者暢行無阻,失信者寸步難行”。
實施政務服務改革并非“栽盆景”,而是要探索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讓改革精準對接發展所需、群眾所盼。為確保改革持續推進,2023年底,《德州市政務服務信用信息應用辦法》以市政府令形式發布,從制度層面為改革保駕護航,使改革成果得以鞏固與拓展。
自信用審批改革啟動以來,德州不斷深化機制建設,完善改革措施,已有21萬家企業群眾受益,便民事項即時辦結率達100%,改革成果榮獲“全國信用承諾特色案例”“山東省法治政府建設示范項目”等稱號。德州的實踐,不僅是審批流程的革命性再造,更是政府從“管理者”向“服務者”角色轉變的生動詮釋。
今年3月21日,中央頒發的《關于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明確提出,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和治理機制,在行政審批、證明事項、信用修復等領域推行信用承諾制。這為德州市進一步深化“信用+審批”改革指明了方向。德州市將借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東風,持續拓展信用應用場景,強化數據共享與風險防控,讓“在德州、辦德好”的便民利民服務底色更加鮮明亮麗。(文/李紀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