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評論員 賈運可
4月21日晚間,國芳集團(SH601086,前收盤價12.77元,市值85.05億元)發布公告稱,公司股價自4月1日至今累計上漲176.41%,市盈率高達133.3倍,顯著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同時換手率居高不下,漲幅異常。公司明確表示其主營業務與基本面未發生重大變化,提示市場存在非理性炒作風險。
短短12個交易日中錄得11個漲停,這種走勢對任何一只非熱點題材、非重大利好驅動的個股來說,顯得極不尋常。從目前已知的基本面來看,國芳集團作為區域性的百貨零售企業,雖然在甘肅本地有一定的市場份額,但整體業務并無實質性利好,2024年營收和利潤均出現大幅下滑。在此背景下,股價的瘋狂上漲顯然缺乏業績支撐,更可能是情緒和資金合力炒作的結果。
不可否認,近期國家層面出臺了多項促消費政策,疊加地方的補貼扶持,為區域性消費企業提供了利好環境。但這種利好是長期的、漸進的,不足以支撐股價短時間內近兩倍的暴漲。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截至公告披露日,國芳集團的動態市盈率已達133倍,遠超行業平均的23.76倍。這種估值泡沫一旦遇到市場預期轉折,回調壓力將十分巨大。
更進一步看,本輪行情背后游資炒作嫌疑很大。從換手率迅速攀升的走勢來看,典型的“點火—抬轎—接力”式資金博弈正在上演。由于公司流通市值相對較小,容易被資金控盤拉升,一旦出現拋壓,將導致劇烈震蕩,普通投資者容易成為最后的“接盤者”。即使國芳集團在推進線上轉型、引入智慧零售等方面有所布局,但這些轉型尚未充分體現為業績,作為支撐估值的基礎仍屬遙遠。
近年來,監管部門對“炒小炒差”的市場亂象持續保持高壓態勢。國芳集團發布的風險提示公告本身,已是一種主動合規的信號,提示投資者不要被短期股價表現迷惑。對于個別借助市場熱點進行拉升的資金鏈條,監管亦可能介入調查,投資者更應提高警惕,防范由非理性情緒驅動的投資風險。
在政策推動消費復蘇的大背景下,企業應通過實質性轉型提升核心競爭力,而非淪為短線炒作的工具。對于投資者而言,理性識別估值與業績的錯配,警惕泡沫破裂風險,才是真正的“以價值為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