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李夢晴
在魯北平原的廣袤大地上,德州樂陵市以“金絲小棗之鄉”的美譽聞名遐邇。作為德州文旅融合的璀璨明珠,樂陵千年棗林風景區正以“棗”為媒,串聯起自然風光、歷史人文與紅色記憶,打造出一條“訪棗鄉人家”的精品旅游線路。與此同時,樂陵影視城作為影視與文旅深度融合的典范,正以光影為筆,書寫著文旅產業的新篇章。
位于樂陵市朱集鎮的樂陵千年棗林風景區,為全國最大千年原始人工結果林,是集觀光游覽、餐飲住宿、農耕文化展示與體驗、旅游購物等于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游區。被評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省級森林公園”“省級精品采摘園”和首批“山東省自駕游示范點”,森林覆蓋率達95%,被譽為“天然氧吧”。
景區內,千年以上棗樹千余株,百年以上棗樹隨處可見,春日嫩葉初展,初夏花香蜂繞,金秋綠葉紅果,寒冬古樹虬枝,四季如畫。登臨觀光塔俯瞰,茫茫棗林似碧海翻涌,渾然天成的田園風光令人心醉。
這里不僅是自然奇觀,更是文化寶庫:百棗園內的棗樹稀有品種讓人稱奇;母子樹、望娘子樹等自然奇觀,更賦予棗林以人文溫度,魯渝“棗鄉會”文化旅游節、“遇見棗林”露營季……各種與“棗”相關的文旅活動貫穿全年;游客可漫步棗林步道,也可參與特色活動,亦可入住棗林民宿,品嘗棗芽茶、棗夾核桃等地道美食,體驗“棗林深處有人家”的詩意棲居。
樂陵市不僅是棗的故鄉,更是紅色革命的熱土。冀魯邊區革命紀念園,作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目前主要建設有入口牌坊、革命紀念館、紀念廣場、廣場群雕、常大娘故居和體驗式地道、烈士碑林及同心亭、文化長廊、景觀噴泉等各種景觀小品。革命紀念館內,以圖版、文字、實物及繪畫、模型、場景、展柜、多媒體等形式,全面反映邊區軍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
紀念園先后獲得“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統戰教育基地”“省級國防教育基地”“省級黨史教育基地”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等榮譽稱號,在山東省初步形成了“南有沂蒙山,北有冀魯邊”的紅色旅游格局,成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的重要陣地。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2年以來,樂陵市確定了“文旅興市”發展戰略,搶抓北京影視產業外溢契機,招引建設了樂陵影視城項目,出臺《樂陵市推動影視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舉全市之力推動影視產業發展,構建“影視+文旅”頂級IP,走出一條影視基地與電影IP共同發展的新模式,豐富了樂陵的旅游業態。
目前,影視城已吸引多部熱播劇前來取景拍攝,如《國色芳華》《唐探1900》等,影視城內設有多個主題區域,讓游客仿佛置身于電影之中。
蛇年大年初一至初七,樂陵影視城限時開放電影《唐探1900》拍攝取景地“唐人街主題園區”。游客不光可以打卡劇中場景,還能體驗到玩法眾多的NPC互動演繹、開城迎賓秀、唐探市集、無人機煙花秀等超30場演繹。據統計,限時開放的樂陵影視城帶動周邊景區景點及商圈接待游客近7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超過9000萬元。
據悉,預計今年5月,唐城主題園區將正式開園納客,屆時,唐人街主題園區、唐城主題園區、攝影棚配套區、五星級酒店、影視研發創新基地、影視主題游樂園等一系列旅游設施將投用,樂陵影視城將成為具有北方特色、文旅深度融合的影視城。
從“千年棗林”,到“紅色熱土”,再到樂陵影視城,樂陵市文旅產業破題起勢,“詩和遠方”清晰可見。不妨走進樂陵,在棗香中感受歷史的厚重,在紅旗下汲取奮進的力量,在影視城感受影視與現實的交融,開啟一場詩意之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