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徐夢云)商品過度包裝不僅浪費資源、加重環境負擔,還將額外的經濟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影響綠色消費理念的普及。為踐行綠色消費觀念,4月22日,江蘇省消保委向廣大消費者發出如下消費提示。
搞懂標準,破除包裝“套路”
查證包裝層數。根據《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GB23350-2021)和《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生鮮食用農產品》(GB43284-2023)兩項國家標準規定,糧食及其加工品、茶葉及相關制品、月餅及粽子包裝層數不應超過3層,其他商品不應超過4層。此外,蔬菜(包含食用菌)、蛋類的包裝層數≤3層,水果、畜禽肉、水產品的包裝層數≤4層。消費者購買時,可留意商品包裝層數,若不符合上述標準,則可能存在過度包裝。
評判包裝空隙。GB23350-2021標準要求,不同凈含量的食品和化妝品,其包裝空隙率(即包裝內去除內裝物占有的必要空間容積與包裝總體積的比率)應控制在30%至85%之間;而GB43284-2023則針對不同品類及重量的生鮮食用農產品,設定了10%至25%的包裝空隙率上限。消費者可以通過觀察商品在包裝內的狀態來判斷是否存在過度包裝的情況,例如商品在包裝內明顯晃動或空間過大。
核查成本,擠出包裝“水分”
核算包裝成本。前述兩項標準規定,除直接與內裝物接觸的包裝之外,所有包裝的成本不超過商品售價的20%。對銷售價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餅、粽子、草莓、櫻桃、楊梅、枇杷、畜禽肉、水產品、蛋和銷售價格在200元以上的茶葉及相關制品加嚴至15%以內。消費者可綜合商品價格與包裝材質、精美程度考量,若包裝成本占比疑似過高,則需警惕是否屬于過度包裝情況。
簡化生活采購。像米糧、零食、洗護用品這類常用品,優先考慮大袋簡裝、替換裝。條件允許時,可自帶容器購買,從源頭減少包裝廢棄物的產生。
綠色消費,強化包裝“再用”
堅守禮盒環保。國家標準明確規定,茶葉及其相關制品、粽子、月餅包裝不應超過3層且不應使用貴金屬和紅木材料。茶葉、茶制品、調味茶的商品包裝質量應不大于內裝物質量的8倍。消費者在選購節日禮盒時,應自覺抵制過度包裝,優先選擇簡約、環保的禮盒。
倡導包裝循環。家中的精美禮盒,不要輕易丟棄,可將其改造成收納盒,或作為手工材料,讓閑置包裝重獲新生,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