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地鐵9號線二期工程
沈陽地鐵6號線
又有新進展
地鐵9號線二期工程
張官屯站-祝科南街站區間左線
順利貫通
4月16日
9號線二期工程
張官屯站-祝科南街站區間左線
順利貫通
成為9號線二期工程
首條貫通的盾構區間
張祝區間左線全長867.7米,從張官屯站起沿西南向東北方向敷設,區間線路整體呈“V”字型坡,最大坡度為23.6‰,主要穿越地層為礫砂和圓礫,地層含水量高、穩定性差,地表沉降控制難度大,管片上浮不易控制。為高質高效突進工程建設,沈陽地鐵集團與中鐵六局項目部以“雙創”工作室為陣地,組織多次專題研討,采用多項改造措施,優化工序、有效提升推進速度,僅9天便完成百環掘進,刷新了9號線建設記錄。
針對多項施工難點,項目采取“一區一策”施工方案,同時實行“一查三巡”安全質量管理模式,建立閉環管理機制,嚴控質量與安全,確保全區間施工無安全事故和質量問題。
施工中,張祝區間左線貫通不僅創下了單日掘進最高22環、同地層月掘進最高486環的成績,更以用時54天超前完成超800米單區間的貫通,為9號線二期整體工程建設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地鐵6號線族興路站-下河灣站區間
右線盾構順利始發
4月20日
隨著盾構機刀盤緩緩轉起向前推進
6號線一期工程
族興路站至下河灣站區間
右線盾構順利始發
族興路站至下河灣站區間全長1713.5米,沿迎春北街向南敷設,縱斷面呈“V”型布局,最大坡度達28‰,最小曲線半徑僅450米。區間盾構需下穿車流密集的沈陽繞城高速,隧道頂部距高速路面最小凈距僅16.9米。
中鐵六局項目部采用三維地質建模預判風險,實時監測沉降數據,動態調整掘進壓力、推進速度等參數,將地表沉降嚴格控制在5毫米以內。針對端頭軟弱地層,采用旋噴樁加固技術提升周邊土體穩定性;聯絡通道施工應用“凍結法+礦山法”組合工藝,泵房則通過倒掛井壁法實現安全開挖,形成了多技術協同的立體防護體系。面對含水率超30%的砂層,項目部采用“膨潤土+泡沫”雙液注入系統,配合盾尾油脂定時定量密封、管片二次注漿抗浮技術,實現出土量誤差±1%的高精度控制,同時配備停機防退應急裝置,確保突發情況下隧道零滲漏。
來源:沈陽地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