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五年,是女性社會組織在更廣領域、更高層次參與天津建設、成果豐碩的五年;是女性社會組織響應婦聯組織改革、不斷開拓創新的五年。”這是天津市女性社會組織婦女第二次代表大會上,對過去五年工作的總結。
近年來,在婦聯的指導下,天津市女性社會組織活躍在鄉鎮(街道)和村(社區)等基層一線,提供了安全教育、婚戀交友、技能培訓等專業服務,延伸了婦聯組織的工作手臂,架起服務婦女兒童和家庭的“連心橋”。
開展安全教育,共建兒童友好社區
“安全N次方·志愿童行”2025年首場線下活動。
今年2月,在天津市西青區張家窩鎮翡翠大道社區的“童夢空間”,由因愛團聚少兒成長公益社實施的“安全N次方·志愿童行”項目舉辦了今年的首場線下活動。活動現場,配備了安全教育資料和器材的社區安全角正式落成。家長和孩子踴躍報名擔當守護社區安全的親子志愿者,還參與了以安全為主題的挖寶游戲、知識擂臺游戲等。
“翡翠大道社區是一個較新的商品房社區,居民來自五湖四海,其中親子家庭的占比較高。”公益社負責人宋侃介紹。這里是天津市兒童友好社區建設的試點社區,2023年,在各級婦聯以及翡翠大道社區共同支持下,“安全N次方”項目得以啟動實施。
項目第一年,社區開展了大量預熱活動,迅速組建起由200多個家庭參與的活動社群。隨后,通過主題閱讀、知識競賽、趣味運動會等一系列活動,開展以“五防”(防性侵、防拐賣、防校園欺凌、防意外、防災害)為核心內容的安全教育。
2024年,項目升級為“安全N次方-親子劇游社”,設立“安全小劇場”,通過沉浸式的游戲和情景劇向兒童及家長傳授安全知識、培育自護技能。2025年,項目進一步升級成為“安全N次方·志愿童行”,導入了“大安全”概念,服務內容從“五防”延伸到兒童心理、體智能訓練、親子關系等與兒童安全相關的多個方面。
“兒童安全教育是一項沒有止境的事業,需要孩子、父母、社工等多元主體的共同參與。”宋侃說,經過兩年的努力,翡翠大道社區居民的安全意識大大提升,社區成立了小達人宣傳隊、小小安全講解員隊,還有20個家庭踴躍報名,成為首批安全志愿者。這些家庭從受益者轉變為助人者,使得安全教育能夠覆蓋更多的社區居民,更加深入人心。
公益紅娘搭“鵲橋”,促良緣
“幸福連線 緣聚春天”公益交友聯誼活動的紅娘團隊合影。
陽春三月,津沽大地上的桃花朵朵盛開。由陽光公益紅娘團隊策劃組織的兩場公益相親活動吸引了眾多參與者:一場是由天津市婦女兒童社會服務中心、市社工協會主辦,陽光公益紅娘團隊承辦的“幸福連線緣聚春天”公益交友聯誼活動;另一場是由六支紅娘志愿者團隊共同開展的中老年相親大會。“這樣的相親會我們已舉辦過212場,服務了4萬余人,單場人數最多時超過了300人。”天津市西青區陽光家園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創始人于麗霞說。
據介紹,陽光公益紅娘團隊于2011年成立,多年來因在幫助困難單親媽媽尋找伴侶、重建家庭方面的努力而贏得了廣泛贊譽。隨后,許多未婚青年的家人也慕名前來尋求幫助。該團隊不僅為青年男女、中老年人、軍人以及新就業群體舉辦了多場專場相親會,還開展了多期社區公益紅娘培訓項目,獲得了婦聯、民政、文明辦等多個部門的支持,影響力日益擴大。目前,該團隊已在天津設立了10個紅娘服務站,并協助北京、山西、江西等地建立了9個紅娘服務站。
紅娘團隊還打造了婚姻家庭“一條龍”服務體系,針對群眾個性化的需求,開展婚戀指導、再婚指導、舉辦集體婚禮、家庭矛盾調解等服務。“團隊的志愿者都是熱心腸,多年來,大家一起做好事,讓更多人有幸福的家,能開心地笑。” 于麗霞說。
培育巾幗巧手,助力鄉村振興
在婦女小組成立儀式上,當地婦女志愿者進行了鼓樂表演。
楊家泊鎮地處天津濱海新區東北端,是天津的一個特色農業鎮。近年來,在鄉村振興與服務基層治理方面跑出了自己的“加速度”。2023年,在濱海新區婦聯、區民政等相關部門支持下,濱海新區合協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針對楊家泊鎮農村婦女就業需求,設計實施了“新農學堂”鄉村振興服務實踐項目。
中心負責人李璦介紹,項目依托楊家泊鎮的社工站開展專業服務,面向李自沽、西莊坨等6個村的婦女開展“新農學堂”鄉村振興服務實踐,提供特色手工、居家照料等技能培訓,推動建立助力鄉村振興的婦女小組和鎮級鄉村振興婦女手工實踐基地。此外,項目還在每個村招募志愿者,成立服務隊,引導婦女開展愛老助老等暖心志愿服務。
2023年6月,濱海新區“巧手樂趣共話鄉村”手工制作婦女小組成立,同步舉辦了鄉村振興成果義賣活動。在活動的公益集市上,由婦女小組成員精心制作的帆布包、五谷畫、蠟桃花等手工藝品大受歡迎。愛心義賣收入被納入了“新農學堂”項目的公益金,用于開展提升鄉村婦女技能、支持婦女創業等方面的幫扶活動。
“截至目前,面向楊家泊鎮已開展‘新農學堂’活動5期近50場次。2025年,我們在此前基礎上迭代升級,實施了銀發互助超市和銀齡工坊項目,繼續以助力鄉村振興為目標,激活鄉村婦女就業創業活力,為她們搭建一個施展技藝的平臺。”李璦說。
傳遞紅色家音,倡樹文明新風
天朗之聲文化志愿服務總隊開展文明旅游宣傳志愿服務活動。
近日,天朗之聲文旅服務隊走進天津水上記憶博物館,參觀學習了津派刻瓷等多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品,并將所學應用于實踐,積極參與現代導覽講解等服務工作,為春日的津城增添了一抹亮色。這場活動是天津市華朗文化發展中心多年來致力于志愿服務的一個縮影。
天津市華朗文化發展中心負責人、婦聯主席王霞介紹,中心自1996年成立以來,組建了天朗之聲文化志愿服務總隊,以“家文化”為橋梁,打造“文化+家庭+治理”服務模式,通過組織婦女及其家庭成員參與社區幫扶、文化活動、環保行動等,激活家庭在基層治理中的作用,密切社區鄰里關系,弘揚優良家風和文明新風,形成多方聯動、協同共治的良好局面。志愿服務隊現有成員4421人,由老中青少不同年齡段的志愿者組成。團隊圍繞“紅色家音潤民心”“家庭文明新風尚”“傳統文化云傳承”“鄰里互助巾幗行”四個品牌項目搭建了不同的巾幗志愿服務矩陣,覆蓋天津15個區超20萬人次。
“我們在東麗區、和平區等地開展了‘黨的聲音我來傳’‘紅色領讀人’活動,組織志愿者深情誦讀《習近平走進百姓家》等著作,排演紅色劇目,以‘她’力量傳遞黨的聲音,筑牢家庭思想陣地。”王霞說,組織家庭走進紀念館、展覽館開展文明旅游宣傳,在社區開展經典誦讀、非遺傳承活動,開展助老扶幼、矛盾糾紛調解服務等,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2025年,王霞當選天津市女性社會組織婦聯輪值主席,她表示,將積極履職盡責,帶領更多女性社會組織服務婦女兒童和家庭,助力實現“婦女帶動家庭、家庭聯動社區、社區凝聚社會”的良性循環,為基層治理貢獻巾幗力量。
近年來,為聯系引導女性社會組織更好服務婦女兒童和家庭、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在天津市婦聯的指導支持下,天津市婦女兒童社會服務中心深入女性社會組織開展主題教育宣傳宣講,舉辦全市婦女兒童公益服務交流展示會等多種活動,并充分利用媒體矩陣,宣傳女性社會組織典型和優秀帶頭人;出臺了《天津市婦聯引領女性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指導手冊》,實施了婦女兒童公益社企聯盟建設三年行動計劃,進一步激發女性社會組織活力,引導女性社會組織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天津篇章貢獻巾幗之力。(付軒)
圖文來源:光明網
編輯:木南
校對:梅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