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估入賬,是指企業在采購的商品已入庫或者服務已經提供,但未取得相應發票的情況下,為了反映企業真實的業務情況,將這部分成本暫估入賬,形成暫估憑證的行為。
暫估入賬本來屬于權責發生制的常規操作,不過近年有許多企業濫用暫估,因無憑證暫估、虛增成本而被稅務部門稽查,情節較輕的受到了補稅、罰款、交滯納金的處罰,情節嚴重的還將面臨刑事責任。
案例:某公司在2022年度通過“暫估入賬”列支成本費用196.8萬元,匯算清繳時未取得合法扣除憑證且并未做出納稅調整,導致少繳企業所得稅7.23萬元,被定性為偷稅,稅務機關追繳其稅款以及滯納金,并處以少繳稅款0.6倍的罰款(4.34萬元)。
企業在業務實質已發生,發票還未收到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暫估的方式來預計成本費用,并在預繳季度所得稅時暫按賬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但在匯算清繳時應補充該成本費用的有效憑證。
企業若是在匯算清繳期內無法取得暫估成本的相應發票,應當主動做納稅調整處理,在匯算清繳期結束時未取得憑證也未進行納稅調增的企業,可能會因少繳企業所得稅而構成偷稅行為。
所以,企業要慎重使用暫估入賬,在進行暫估時一定要留存好能夠證明業務真實性的相關資料,并且避免長期掛賬,定期復核暫估的合理性。
也有部分企業通過暫估入賬的方式來虛增成本,以達到少繳稅款的目的,但在金稅四期上線的背景下,這種行為根本無法逃脫稅務的稽查。企業若是缺少成本并稅負沉重,可以在地方性稅收優惠政策的扶持下申請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經核定按1%繳納,合法合規減輕自身的納稅負擔。
企業只有遠離濫用暫估的不合規行為,保證自身業務的真實性并做到四流一致,才能健康長久地發展下去。
可私信或關注《稅廉》了解稅收優惠政策詳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