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楊濤 攝影報道
技術賦能變革,共話媒體未來。4月22日,2025天府融媒大講堂在成都舉行,活動以“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之技術賦能”為主題,由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指導,四川廣播電視臺、四川日報報業集團、四川新傳媒集團、中國廣電四川公司主辦,天府融媒(四川)科技有限公司、《新聞界》聯合承辦。
天府融媒大講堂邀請了300多名傳媒界人士齊聚一堂,通過主旨演講、專家授課、課題發布等,圍繞主流媒體在數字化轉型、智能化變革等話題,就如何通過創新性的融合策略和實踐經驗,推動天府融媒聯合體的持續發展,對持續深化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創新路徑做探討。
大講堂現場
大講堂上,還發布了《天府融媒聯合體2024年發展報告》,報告全面復盤了過去一年天府融媒聯合體的發展成果與挑戰,為媒體融合在省域范圍內的模式創新提供可供參照的實踐樣本。《天府融媒2025年度研究課題》也在當天揭曉,為四川省域媒體融合行業研究明確方向。
大咖云集 共話變革前沿理論與實踐
活動現場,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教授周勇,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張志安,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黨委書記、教授曾祥敏做主題分享。
三人分別從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背后的范式轉換、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實施路徑、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生態構建等方面授課。“技術浪潮下,主流媒體服務模式從單純信息輸出到以信息為工具賦能多元場景發生深刻轉變。”現場,周勇為媒體機構轉型提供理論指引參考。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教授周勇作專家授課
張志安則從組織變革、生產傳播、平臺建設、技術采納等四條實施路徑,為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實踐指南。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張志安作專家授課
曾祥敏指出,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不能孤立進行,需構建共建共享的生態體系,引發聽眾對媒體未來發展方向的深入思考。
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黨委書記、教授曾祥敏作專家授課
權威發布 天府融媒聯合體2024發展如何?
近年來,四川已經開始探索“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路徑。活動中,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朱天發布了《天府融媒聯合體2024年發展報告》,通過聯合體在技術引領融合發展、打造省域傳播體系、重構融媒傳播生態等結構性創新建設方面,全面復盤了過去一年的發展成果與挑戰。
該報告顯示,2024年,天府融媒聯合體成員單位在機制創新、內容傳播、用戶覆蓋等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效,展現出區域性媒體融合的蓬勃活力,印證了“技術賦能+機制創新”發展路徑的有效性。
值得關注的是,天府融媒聯合體已與重慶日報報業集團、浙江廣電集團、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等國內頭部媒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通過“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交流機制,既吸收全國先進經驗,又輸出自主研發的技術平臺、智能系統等創新成果。這種雙向賦能的發展模式,正在推動“四川經驗”從區域性探索升級為全國性示范。
當天,格桑花藏地語料庫建設正式啟動,將通過數據清洗、知識提取等智能處理,形成藏語核心語料及細分領域知識庫。
同時,《天府融媒2025年度研究課題》也在現場發布,為四川省域媒體融合行業研究明確了方向。
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四川大學傳媒研究中心主任朱天發布《天府融媒聯合體2024年發展報告》
線上直播 課程面向超萬名從業人員
為打破地域限制,本次大講堂創新采用“線上 + 線下”雙軌并行的模式,將專家授課通過“天融菁才”線上培訓平臺向全省各級融媒體中心超萬名從業人員同步直播。
大講堂現場
實現了課程內容廣泛覆蓋與高效傳播的同時,為多層級、全業務場景的融媒人才提供與行業專家思維碰撞的機會,有助于了解融媒行業前沿理論與發展方向,助力地方媒體融合發展。
大講堂現場
據了解,此次活動還將特設三場智庫交流座談,為技術賦能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出謀劃策。40位行業專家、市級融媒體中心代表將圍繞“全媒體時代下的媒體生態重構”“主流媒體系統化變革與天府融媒聯合體的區域性施策”“技術創新驅動市級媒體融合發展”做分組討論,展開對話交流,分享新成果、新經驗、新路徑,共商融合、共謀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