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屆十二中全會,于1968年10月在北京召開。當時有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因為時代背景原因,部分中央委員不在工作崗位上,甚至被下放勞動,所以這次大會的有效人數不足,不得不另想辦法,通知一些原本沒機會參會的干部來北京。
在這個過程中,毛主席做出了特別指示:通知鄧華同志,從四川過來開會。對于鄧華這個名字,熟悉軍史的朋友不會感到陌生,五十年代他接替過彭老總,在志愿軍司令部指揮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后半段進程,功勞是很大的。
1955年,鄧華還被授予了上將軍銜,同時擔任副總參謀長和沈陽軍區司令員,軍內地位突出。那鄧華為什么沒機會參加八屆十二中全會,還需要偉人特批才能進京呢?
其實鄧華一直具有中央委員身份,嚴格意義上,不能說他沒資格參會。只不過這時候的鄧華,頂著所謂的“右派”帽子,在四川當副省長。像他這種情況,相當于是個“掛名”委員了,沒有特別通知的話不會進京參加大會,鄧華工作十分低調,已經多年沒去北京。
原因在于1959年夏季,鄧華受到彭、黃二位老首長的牽連,被批判撤職。那時彭德懷針對大躍進運動提了意見,導致身陷旋渦。鄧華倒是沒提什么意見,但相關問題擴大化后波及軍隊,他在軍事生涯中跟彭老總有過密切交集。鄧華堅持不肯就軍隊事務批判彭德懷,最后自己也成了“軍事俱樂部”的一員,被迫做出檢討。
這就非常可惜了。原本軍事才能出眾,又有著過人戰功的鄧華,很有可能在軍隊中獲得更大發展,甚至成為人民軍隊的棟梁,結果卻因為意外因素,提前結束了軍事生涯。他在沈陽待命一年多,才獲得新的工作機會,但被調離軍隊是板上釘釘的。
其實毛主席很欣賞鄧華,不希望他被一擼到底。所以鄧華雖被降職,但獲得了擔任四川副省長的機會,保留汽車、警衛、廚師等生活待遇。相比起情況類似的將領,鄧華的條件已經要好很多,這離不開主席的照顧。為什么毛主席如此在意鄧華呢?
早在紅軍時,鄧華上過井岡山,屬于典型的“雙紅一”干部。毛主席對他非常了解,印象也很好。1944年毛主席在延安,專門請鄧華到家中吃過一頓便飯。他倆是湖南老鄉,都很能吃辣,所以主席特別囑咐炊事員,菜里面多放紅辣椒。
吃飯時主席意味深長地說:我看你鄧華,還是對井岡山有感情!這其實不是一句簡單的敘舊之詞,體現著主席對鄧華革命經歷的認可和稱贊。
抗美援朝中期,鄧華曾主動給中央發報,建議讓身體康復的名將粟裕到朝鮮主持大局,稱自己的能力難以接替回國的彭老總。鄧華既是自謙、也是高風亮節。但毛主席明確回復,就是要讓鄧華擔任志愿軍代司令員,中央對粟裕另有任用。
后來粟裕被調到總參,當副總長、總長;鄧華則一直在朝鮮前線指揮大軍,與強大的聯合國軍對抗,堅持到了戰爭結束,可見偉人對鄧華的高度信任。
六十年代鄧華到四川任職后,毛主席也沒有忘記他。1968年八屆十二中全會召開前,主席看到參會的中央委員名單里沒有鄧華,便特意點了鄧華的名,叫他來北京。中央委員那么多,偉人能一下子想到鄧華,可見心里一直記掛著。
而真正到了開會的時候,毛主席還專門巡視了一下會場,大聲問了句:鄧華同志到了嗎?聽見主席點自己的名,鄧華一股熱血涌了上來,臉漲得通紅,舉起手高聲答道:主席!我來了,我在這里!毛主席看到熟悉的面容,滿意地笑了,也朝鄧華招手示意。
毛主席如此關愛鄧華,令原本對他還有些避諱的老戰友,態度也好了不少,對鄧華噓寒問暖。甚至有人邀請鄧華,開完會在北京多住幾天、游玩一下,但被他婉拒了。九年后的1977年,已經67歲的老將軍終于奉命調離四川,回到鐘愛的人民軍隊工作。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