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螞蟻森林在河北省豐寧縣小壩子鄉舉行“2025春種活動”,現場種下了該公益項目啟動9年來的第6億棵樹。
△2025螞蟻森林春種活動現場
“這棵樹,見證了全國網友踐行綠色生活、支持各地生態建設的9年歷程。螞蟻森林感謝大家,每個人都了不起!”螞蟻集團資深副總裁、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彭翼捷現場感謝數億螞蟻森林用戶、30多家合作機構的熱情參與,感謝6億棵樹“扎根落戶”各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據統計,螞蟻集團通過“螞蟻森林”項目已累計協議捐資40多億元,由公益組織和專業機構實施植樹造林,支持內蒙古、甘肅、河北、陜西、寧夏、新疆等13個省份的荒漠化治理和生態修復,已種下的6億棵樹,9成以上分布在“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地區。
△螞蟻森林6億棵樹90%以上助力“三北”攻堅
只要螞蟻森林的用戶在日常生活里堅持綠色出行、減紙減塑、在線辦事、循環利用等環境友好行為,就能積累“綠色能量”手機上申請種樹。“手機上種一棵,地里就種一棵”,是螞蟻森林9年來踐行的承諾。在春種現場,一起為全國網友種下第6億棵樹的,是來自內蒙古、陜西、河北等地的螞蟻森林一線種樹人。
△各地一線種樹人代表全國網友種下第6億棵樹
雷新光來自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哈什哈蘇木,和當地很多群眾一樣,他也曾因沙漠侵襲家園不得已到外地謀生。2018年,雷新光回到了家鄉,開始和鄉親們種植螞蟻森林捐助的花棒——這種灌木耐旱耐寒,能根扎十米深的沙層,成片的花棒可固定沙丘、改善生態。
△雷新光種出的螞蟻森林453號林
"每年8月,種了花棒的沙丘上一片綠色,點綴著粉色小花。以前是沙子追著人跑,現在是花追著沙開",雷新光說他還牽頭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帶著當地老鄉一起種植、管護林地,已種出花棒26000多畝。花棒平茬后不僅可加工飼料,還能采收花棒籽出售。每戶平均每年可從合作社增收12000元,一些外出打工的村民,因環境改善有了奔頭又回到了家鄉。
△種樹人現場“帶貨”介紹螞蟻森林經濟作物
“不止是花棒,梭梭樹的根部可以接種肉蓯蓉、檸條能夠結籽、沙棘果可制成果汁、連翹既可泡茶還能入藥……”,來自各地的種樹人代表帶來了螞蟻森林產出的不同農產品,熱情地請大家幫忙“帶貨”。
據統計,螞蟻森林項目在各地實施,已累計創造了420多萬人次勞動機會,螞蟻集團通過“螞蟻森林”捐給各地的40多億資金中,已有6億多元成為參與種植養護的老鄉們的勞動補助。各地政府還在因地制宜地引導當地群眾,根據螞蟻森林的不同樹種開發生態價值產品。
“令人欣喜的是,發揮生態價值的同時,螞蟻森林在一些地方已經成為當地老鄉勞動增收的綠色基建”,螞蟻森林基金會秘書長王小穎說,9年來全國網友在手機上種出的6億棵樹,棵棵皆在各地真實種下,希望每個辛苦付出的勞動者,都能成為“綠水青山”的獲益者。
據介紹,每年春季集中支持北方各地大規模植樹造林,“春種”已是螞蟻森林持續了9年的傳統。從2023年春種開始,螞蟻集團已連續三年分別與內蒙古、甘肅、河北的林草部門簽訂協議:向三省份各捐資不少于1億元,以支持這些“三北”重點省份的國土綠化和生態建設。
“大家放心,你們手機上種多少,我們就在這種多少,一棵不少,棵棵種好”,河北豐寧的螞蟻森林種樹人高國江通過現場媒體感謝全國網友。河北省是京津生態環境支撐區,也是“三北”工程重點攻堅區,肩負著筑牢首都綠色生態屏障的重要使命。
今年3月以來,螞蟻森林在內蒙古、甘肅、新疆、河北等7個省份的大規模春種正全面展開。其中,全國網友為河北“澆水”,七天內就為河北申請超過5萬棵樟子松和200多萬棵連翹。螞蟻森林表示,這些樹將在河北各地由中華思源工程基金會等合作機構負責種下。
4月22日當天,由螞蟻森林和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共同出品,陳妍希、徐藝真、黃新淳、謝興陽公益出演的全國首部生態保護倡導微綜藝《重生之我在2005年種樹》在芒果TV、優酷視頻正式上線。節目基于河北豐寧20年來堅持全民種樹、改善生態的真實故事,通過重返20年前體驗種樹的形式,鼓舞和激勵更多年輕人積極行動,關注生態保護。
瀟湘晨報辣椒財經記者李鑫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