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當地時間4月11日,美國參議院60票贊成、25票反對,確認丹·凱恩出任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這一人事變動背后,藏著美國軍事戰略走向,也牽動著中美關系敏感神經。
凱恩履歷豐富,1968年出生于紐約州,畢業于弗吉尼亞軍事學院,還取得空戰專業碩士學位。當過戰斗機飛行員,有2800小時飛行經驗,其中150小時戰斗飛行時長;在國防部、中央情報局任職,參與過高度機密的情報與特種作戰任務。特朗普夸他是優秀飛行員、國家安全專家,凱恩能跳過常規晉升流程上位,打破美軍先例,足見特朗普對其重視。
凱恩(資料圖)
美國兩黨不少人支持凱恩。投票當晚,16名參議院民主黨人都贊成?!都~約時報》說,盡管民主黨人對特朗普任期內五角大樓裁員有意見,但多數人覺得凱恩是當下最佳人選。不過也有反對聲音,民主黨議員舒默就希望凱恩能為軍人利益奮斗,敢在特朗普犯錯時反駁,這背后是對凱恩立場的質疑。
凱恩上臺后的態度備受關注。他在提名聽證會上提到,美軍面臨大問題,要盡可能避免沖突。這話被外界解讀為,美國要避免和強大對手,尤其是中國發生大規模沖突。現在美國和也門胡塞武裝有沖突,要是凱恩支持鷹派,美軍可能擴大戰事,對中國等美國敵視國家進一步施壓。但他避戰的表態,讓美國國內鷹派大失所望。
回看中美軍事互動,今年4月初中美軍方高層在上海會面,舉行海上軍事安全磋商機制會議。雙方發布聯合公報,用“平等”“尊重”“坦誠”“建設性”形容這次交流。中方在會上明確指出,美軍艦機近期頻繁出現在我國領海和領空,要求美方妥善處理。雖說這次會議美方表現出一定誠意,但美國國內反華政客仍有不少。會議結束后,美國就發布一系列對華政策,國防部長簽署的機密文件,把中國稱作“唯一步步緊逼的威脅”,還想阻礙中國統一,提升本土防御能力,這野心昭然若揭。
美國國會(資料圖)
美國現在對華態度很矛盾。一邊凱恩說要避免沖突,軍方來和中國談判;一邊又出臺針對中國的政策。這種矛盾做法,很可能是為緩解自身壓力的緩兵之計。美國現在國內局勢動蕩,經濟、社會問題不少,國際上影響力也在變化。
但美國得清楚,中美不能沖突,“否則世界就要遭殃”,這是中國明確的態度。中國軍事力量近年來發展迅速,先進裝備不斷亮相,反制能力越來越強。在臺灣問題上,中國沒有任何妥協空間,這是底線。美國要是無視中國立場,執意挑釁,只會讓局勢失控。
從軍事角度看,中國軍隊現代化建設成果顯著,無論是海軍艦艇編隊,還是空軍先進戰機,以及火箭軍強大的戰略威懾力量,都讓中國有足夠底氣捍衛主權。而且中國國防建設是防御性的,不主動挑起事端,但面對威脅絕不退縮。
美國若真和中國交手,不會有好結果。現代戰爭代價巨大,中美作為世界前兩大經濟體,一旦沖突,全球經濟都會遭受重創,國際秩序也會被打亂。美國國內問題纏身,要是陷入和中國的軍事對抗,只會加劇國內矛盾。
特朗普(資料圖)
凱恩當上美軍“一把手”,他的態度和決策會影響美國軍事走向。但美國應該認清現實,放棄對抗思維,和中國在平等基礎上合作,這才是對兩國和世界都有利的選擇。要是繼續在錯誤道路上走下去,美國只會自食惡果,中美關系也會陷入更深危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