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消息,美東時間4月1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對中美達成協議有信心。
特朗普當天在白宮這樣對媒體記者們說:“我認為我們會與中國達成協議,我們會和所有人達成協議的。如果我們達不成協議,那我們就定個目標,然后就這么定了,這樣也挺好。大概在接下來的三到四周內,事情應該能全部搞定。”這一消息引發廣泛關注,特朗普對華態度緣何突然軟化,又為何期望短短一個月內結束這場貿易“鬧劇”,背后緣由值得深入探究。
自特朗普再次上臺執掌白宮,在經貿領域,對華政策一度展現出極為強硬的姿態。其揮舞關稅大棒,多番上調中國輸美商品稅率,將稅率從原本的一定比例,急劇提升至令人咋舌的高度,諸多品類商品稅率甚至超過了100%。同時,特朗普政府還推行“對等關稅”行政令,意圖從各個維度向中國施壓,迫使中國在經貿問題上按照美國意愿行事。
然而,近期局勢卻發生微妙轉變。美國海關悄然將部分高科技產品納入關稅豁免清單,這一舉動絕非偶然,而是釋放出明確信號,暗示特朗普政府在對華經貿政策上,已開始重新審視并調整策略,不再如先前那般一味強硬。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對華態度轉變,實則是美國經濟面臨嚴峻“內憂外患”形勢下的無奈之舉。從內部來看,美國企業苦不堪言,眾多依賴中國原材料、零部件的美國制造商,因高額關稅成本大幅攀升,經營舉步維艱,不少企業利潤嚴重下滑,甚至被迫減產、裁員。美國消費者也深受其害,物價因關稅上漲,日常生活成本顯著增加,民眾不滿情緒日益高漲。
外部層面,美國國債市場出現動蕩。多國紛紛減持美國國債,中國作為美國國債的重要持有國之一,也適當調整了持有規模。大量拋售美國國債的行為,致使美國國債價格下跌,收益率上升,美國政府債務融資成本大幅提高,美元國際地位也因此遭受沖擊,美元霸權根基出現松動跡象。在此情形下,特朗普政府不得不重新考量對華經貿政策走向,尋求緩和局勢的途徑。
特朗普政府在對華發動貿易戰后,還試圖拉攏盟友一同對中國施壓,脅迫盟友限制與中國的經貿往來。美國官員與70多個國家展開關稅談判,要求這些國家減少同中國的貿易聯系,禁止中國商品借道其國土轉運至美國,同時阻止中國企業進入相關國家市場。
特朗普(資料圖)
但現實卻讓特朗普政府失望,盟友們并未全然聽從美國指揮。歐盟方面,雖與美國存在盟友關系,但在經貿利益面前,歐盟有著自身考量。歐盟委員會主席與中國通話時,對美國關稅政策提出批評,并且在電動汽車領域,歐盟與中國達成一定共識,同意研究以“最低進口價格”替代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的反補貼稅,顯示出歐盟在對華經貿關系上的自主性,不愿完全配合美國與中國脫鉤。
日本、韓國、東盟等國家和地區,同樣出于自身經濟利益訴求,在中美之間保持相對獨立的經貿政策。日本在一些關鍵領域,依舊維持與中國的正常貿易合作;韓國在電子、汽車等產業與中國有著緊密聯系,并未因美國壓力而輕易中斷;東盟國家更是積極與中國開展經貿往來,中國-東盟貿易規模持續擴大,雙方在基礎設施建設、數字經濟等領域合作不斷深化。特朗普政府試圖聯合盟友圍堵中國的計劃,在現實面前遭遇重重阻礙。
面對美國的貿易挑釁,中國始終保持堅定立場,展現出強硬態度。中國外交部、商務部等多部門多次發聲,明確指出美國的“對等關稅”等政策嚴重違反世貿組織規則,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行徑,敦促美國立即停止錯誤做法,回到平等對話、合作共贏的正確軌道上來。
稀土(資料圖)
在實際行動上,中國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中國限制稀土等關鍵戰略資源出口,對美國相關產業造成沖擊,因為稀土在高科技產品制造等領域不可或缺;暫停波音飛機訂單,對美國航空制造業帶來影響,波音公司作為美國重要企業,訂單減少直接影響其營收與發展。這些舉措充分彰顯中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決心與能力,面對美國不合理打壓,中國堅決“以戰止戰”,絕不退縮。
如今,特朗普政府釋放出希望與中國談判,一個月內結束貿易對峙的信號。若雙方重啟談判,需建立在平等、尊重、互利的堅實基礎之上。美國必須摒棄過往強硬、不合理的要求,以誠意和務實態度與中國探討解決經貿分歧的有效方案。
從全球經濟視角來看,中美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若能達成公平合理的經貿協議,將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強大動力。穩定的中美經貿關系,有利于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運行,促進國際貿易和投資的繁榮發展。但不可忽視,談判過程或許困難重重,美國國內不同利益集團之間存在分歧,如何協調各方利益,在談判中做出合理讓步,將考驗特朗普政府的決策智慧與執行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