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體記者/杜金明
4月17日上午,由北京儒博文化藝術院和中國財富出版社有限公司共同主辦的《少木森禪意詩研究》研討會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著名詩人、魯迅文學獎獲得者,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曹宇翔;天津市作家協會副主席、詩歌委主任陳麗偉;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會莎士比亞研究分會秘書長、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北塔;著名詩人、編輯家,中國詩歌學會副秘書長雁西;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劍鈞;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石景山區作家協會副主席胡松夏;著名詩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王愛紅;作家網總編輯、北京微電影產業協會會長趙智(冰峰);著名科幻作家、中國作家網編輯超俠;《工人日報》副刊編輯吳麗蓉;詩人、作家,印度和平詩人勛章獲得者溫文;詩人、中學高級教師何楚亭;北京房山區詩歌學會副會長張紅英;警官詩人、作家張永紅;中國財富出版社副總編輯徐玲,策劃編輯李小紅、郝婧婕;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禪意詩創作者、研究者和評論者,本書研究的禪意詩作者少木森;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北京儒博文化藝術院院長,本書主編黃長江等參加了研討。
會議由黃長江主持,徐玲代表主辦單位中國財富出版社致辭,曹宇翔、陳麗偉、北塔、雁西、劍鈞、王愛紅、胡松夏、冰峰等專家分別發言研討。
《少木森禪意詩研究》一書由北京儒博文化藝術院與福建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組編、北京儒博文化藝術院院長黃長江主編,2025年1月由中國財富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這是一部對少木森禪意詩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的書,通過眾多詩人和評論家的文章,從多個角度展現了少木森禪意詩的獨特魅力和價值,對于推動禪意詩的發展以及豐富中國當代詩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曹宇翔在發言中說,少木森先生的詩里,有一種讓我們在世俗生活中疲憊的內心得到歇息和休養的安靜。當代許多詩人、評論家,對少木森先生不同凡響的作品給予很高評價。這些天我時斷時續地讀他的作品,也深以為然。我一直覺得,安靜是一種美德。他的詩中所洋溢的安靜的意緒,不是消極遁世,而是一種喚醒,一種照亮。人與大自然和諧,人與人的和諧,人的自身和諧,是他一部分詩的價值取向。
陳麗偉在發言中說,少木森同志執著于禪意詩的創作,我認為已經脫開普通詩人在詩歌語言本身的雕琢,而是進入了以詩為形、以禪為神的境界。我認為這正是詩歌最偉大之處。少木森先生的禪意詩,區別于古人的同類詩歌,有著明顯的積極向上的意義。
北塔在發言中說,《少木森禪意詩研究》一書的組稿和出版展現了少木森的寫作抱負和寫作自覺,他不僅寫作了大量的禪意詩,而且寫了巨量的禪意詩解讀文字;他不僅自己做研究,還積極地推動眾多的詩人學者進行有關的研究。從本書來看,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成果累累。《少木森禪意詩研究》一書對于當代禪詩的研究或者生態詩的研究,都具有相當大的意義。
雁西在發言中說,《少木森禪意詩研究》這書的問世,不僅是對一位詩人的深度解讀,更是一次對當代詩學版圖的重新測繪——它呼喚我們以更虔誠的姿態,走進詩人的精神原鄉,在個案研究的深耕中,觸摸漢語詩歌的根系與心跳。我們呼喚中國詩壇今后出現更多的中國詩人個案研究的書,詩人自身也要重視學術的構建,我本人也受到啟發,想出版一本我的情詩評論集。我覺得黃長江選擇與中國財富出版社合作是對的,詩歌當然是中國最寶貴的財富。
趙智(冰峰)在發言中說,一看到《少木森禪意詩研究》這本書,就覺得很有新意,書中收錄了李小雨、張同吾、陳仲義等幾位熟悉老師的評論作品,他們對禪意詩寫作都給予了肯定。就普遍意義而言,詩歌是熱情的,躁動的,熱烈的,充滿激情的,同時也是義憤的,尖銳的,偏激的,批判的……而禪意詩,則反其道而為之,是理性的,空無的,寧靜的,同時也是智慧的,哲學的,宗教的,探索的是人類的另外一個內心世界。這對于詩歌來說,禪意詩建立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向,這個方向或許就是詩歌流派的一面新的旗幟,一條新的支流。從這一點而言,研討禪意詩寫作,是有實際意義的。
綜合專家們的觀點,本書內容豐富多元,詩歌評論角度多樣,匯集了陳仲義、李小雨、張同吾、傅翔、石華鵬等眾多詩人和評論家的文章,從不同視角對少木森的禪意詩進行剖析。如陳仲義從詩歌創作機制角度分析《墻下紅》,闡述現代禪詩寫作需心靈自由張揚、本性揮發及精神靈魂開放,通過直覺體悟進入物我交融境界;李小雨在多序中從不同方面解讀,在《拈草木微笑》里強調詩人以禪眼觀物、詩心生活,在平凡事物中發現禪意,如《一首詩的冷暖》通過郊野景象展現禪意與詩意交融,體現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細致觀察與感悟,使讀者感受到禪意詩獨特的藝術魅力。
探討主題廣泛深入,涵蓋禪意詩的內涵、藝術特色、創作風格、文化價值等多方面主題。如傅翔解讀少木森禪意詩中體現的禪思與人生哲理,通過《渡頭》中渡頭意象展現人生選擇與超脫境界,《雨聲》里描繪的聽雨情境體現詩人對自然感悟及物我兩忘境界追求,深入挖掘詩歌背后深刻的思想內涵;戎章榕在相關文章中探討禪意詩與福建地域文化關系,指出少木森作品中對福建地域禪宗文化挖掘,使讀者了解禪意詩地域文化特色及傳承發展脈絡。
研究價值顯著,展現禪意詩獨特魅力。少木森禪意詩以 “禪眼觀物、詩心生活” 為特色,將禪思與詩意融合,營造出空靈、清幽意境,富有哲理和文化內涵。如 “以凍紫的手/乞向/冷瑟的季節/握夕陽/暗淡如煙蒂/點著/墻下/鞭炮熱鬧/幾時/學會和墻說話”,以獨特意象和簡潔語言傳達深刻禪意,給讀者帶來別樣審美體驗和心靈啟迪。
為詩歌創作提供借鑒。書中對少木森禪意詩創作風格和手法的分析,為當代詩歌創作提供新思路和方法。其注重從日常生活取材、以小見大表現深刻主題、追求語言精煉和意境營造等特點,對其他詩人具有借鑒意義,有助于推動當代詩歌多元化發展。
豐富詩歌理論研究,深入探討禪意詩相關理論問題,如禪意詩與禪詩區別、禪意詩在當代語境中的意義和價值、禪意詩對傳統詩學傳承與創新等,為詩歌理論研究提供新視角和案例,有助于深化對詩歌本質和功能的認識,推動詩歌理論不斷發展完善。
編排結構合理,有序呈現研究成果。本書整體編排有序,先有序言,陳毅達在序中介紹少木森詩歌創作歷程及禪意詩特點,為讀者理解后續內容奠定基礎;接著分章節收錄眾多評論文章,各章節分類清晰,從不同方面對少木森禪意詩進行研究,使讀者能系統全面地了解相關內容;最后附錄部分包含祝賀與報道、少木森及其專著簡介等,提供豐富背景信息,方便讀者進一步深入研究。
便于讀者閱讀研究,文章排列邏輯連貫,從不同角度對少木森禪意詩進行解讀和分析,讀者可循序漸進地深入了解其詩歌創作全貌。同時,目錄詳細,方便讀者快速定位感興趣內容,無論是專業研究者還是詩歌愛好者,都能從中受益,提高閱讀和研究效率。
責編:李影
審核:劉坤
監制:王占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