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臨沂市沂南縣大莊鎮楊家坡中心小學教師 趙俊彩
林先德,是福建霞浦地區有名的漁王,每次出海都能網得魚蝦滿倉,早已成為改革開放以來,遠近聞名的致富能人。
為了帶領鄉親們致富,也為了讓自己的捕魚絕技不至于失傳,林先德先后帶了不少弟子,悉數傳授自己的捕魚技巧,可幾年下來,竟沒有帶出一個捕魚高手。
后來他改變了授魚方法:組織弟子們出海捕魚時,任弟子們行船使舵、下網起網,不再做過多干預,坐在一邊看門道。等弟子們在某些環節出錯時,再指出問題所在,適時分析原因。這樣一來,每次捕魚,弟子們不再畏手畏腳,成為捕魚的主人,弟子們在千百次實踐中得到了經驗教訓,師父的適時指導起到了點石成金的作用。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在短短幾年里,這一帶漁村終于涌現出了一批技藝不凡的新漁王。
教書與授漁,雖說是不相干的兩個行當,卻蘊含著相同的道理。
傳統教育,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只要老師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將課本知識灌輸給學生就行了。而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對問題的認識,不必有自己的見解,也不必有自己的觀點,因為老師會為你包辦一切,老師會為你制定無所不包的標準答案,學子們只要勤于拜讀,爛熟于心就行了。
如此一來,老師成為學習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罷了。雖然學子們學習非常刻苦,卻永遠沒有自己的思想,沒有自己的個性,千人一面,異口同聲。他們知識非常寬泛,很適合考試,甚至在奧林匹克競賽這樣高等次的比賽中,也能頻頻捧回金獎、證書,也曾帶給老師們說不盡的榮光。可是多少年來,在中國大地上有建樹的科技健將、文化名人卻如鳳毛麟角。
因為有時我們的教育所培養的是接受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當我們的學子們完成了教授的課程,獨立進入前沿科學后,竟一下迷失了自己,找不到研究的方向,面對浩如煙海的科技領域,如老虎吃天無處下口。他們缺少的不是豐富的知識,而是主見、自我實踐的意識和過程、自信心和勇氣。
中國早已拉開了以探索性學習為努力方向的素質教育改革。二十幾年過去了,素質教育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可是以高分取仕的應試教育,依然牽絆著素質教育的發展,我們很多老師依然在培養著接受型人才。
如何改變這一教育現狀,成為了素質教育成敗的關鍵,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漁王林先德授漁經驗,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教書若授漁,不只是刻意把知識和經驗傳授給弟子,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獨立面對問題的能力。在教給學生基本的學習方法后,放手讓學生主動學習、探討問題,肯定學生有創意的思想,鼓勵學生獨立完成學習內容,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宰,讓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學習的主人,老師永遠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樣的學生,也許在考試中不一定得到高分,但是,他們活躍的思維會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獨立性和自信心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