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張閭瑛和丈夫借著赴臺參加研討會的名義,探望了被囚禁的父親張學良,父女倆27年未見,重聚卻只有一個小時。
張閭瑛是張學良唯一的女兒,出生于1916年。
由于她是大帥府第一個孫子輩血脈,所以出生的時候帥府上下熱鬧非凡,就連平時不茍言笑的張作霖都樂得合不攏嘴。
張作霖的脾氣人盡皆知,跟長相頗為不符,但是一開口就露餡了。
張閭瑛剛出生的時候又瘦又小,張作霖樂呵呵給小孫女起了個綽號叫“貓崽子”。
別看這個綽號聽上去不太好聽,但也透露出了張作霖對小孫女的疼愛。
他甚至還當著全家人的面撂下了一句狠話:“誰敢欺負我的小貓崽子,我絕對饒不了他。”
張作霖不僅在軍中威望高,在家里也是說一不二,只要他放了話,全家上下沒有敢違背的。
當然了,除了老張家的子孫之外,因為是人就有軟肋,張作霖也不例外,護犢之情是與生俱來的本性。
就這樣,張閭瑛在一家人的呵護下,健康快樂地成長了起來。
即便是后來于鳳至又陸續給張家生了幾個兒子,但是她在家里的地位卻始終沒有人能撼動。
恰恰相反,也許她是家中的獨女,在弟弟們的陪襯下顯得格外稀缺,反而成了最被呵護和溺愛的孩子。
尤其是張作霖,對孫女可以說溺愛到了極點。
但凡張閭瑛提出來的要求,張作霖幾乎是有求必應,連個打嗝的間歇都沒有。
要是誰敢欺負張閭瑛,最先沖出來的肯定是張作霖,嗚嗚喳喳地拉著孫女去報仇。
只可惜,與虎謀皮的張作霖,后來死在了鬼子手里,1931年張學良又丟了東北,張家往日的榮光蕩然無存,家庭成員的命運也隨之發生了逆轉。
1933年,張學良舉家前往歐洲考察,回國的時候把妻女和兒子都留在英國。
18歲的張閭瑛自英國跟父親分離后,做夢也沒有想到,父女倆再相見已是27年以后的事情了。
西安事變之后,張學良原本是能夠避免被囚禁命運的。
當時很多人都勸他,老蔣這個人不僅心眼小,而且還很陰暗,可以說是睚眥必報的一個人物。
跟這樣的人為伍很危險,張學良去送他無異于羊入虎口。
可惜張學良沒聽勸,被老蔣騙得很慘,不僅自己身陷囹圄,把合作伙伴楊虎城也拉下了水。
兩人的命運比起來,張學良還是不錯的,最起碼老蔣有很多顧忌,不敢下死手。
再加上于鳳至的極力周旋,通過美國、宋美齡及各方人士不斷對老蔣施壓,才堪堪保住了張學良的性命。
楊虎城的運氣就沒那么好了,被囚禁后受盡折磨,老蔣敗退的時候命人把他秘密殺害了。
張閭瑛飛往臺灣探望張學良的時候已經結婚了,丈夫叫陶鵬飛,也是個非常干練的東北漢子,遼寧鳳城人。
據說,他是清初攝政王多爾袞的后人,但這個說法也存在一些疑點。
因為從正史上看,多爾袞只有一個女兒,并沒有兒子,膝下倒是有一個過繼的侄子。
所以,陶鵬飛祖上的關系還有待商榷,要是多爾袞繼子這一脈也沒什么可說的,畢竟都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后人,多少都有點血脈關系。
雖然陶鵬飛和張閭瑛從戀愛到結婚,一直都沒有見過岳父,但是對張學良卻一點也不陌生。
當年他在東北大學讀書的時候,張學良恰好是學校的校長,經常去學校巡視并跟學生們講話。
就是那個時候,他在人群中遠遠見識了張少帥的風采。
也是造化弄人,他后來前往歐洲留學的時候,竟然在機緣巧合下結識了張閭瑛,日久生情組建了家庭。
時隔27年再見到女兒,張學良激動得說不出來,只是拉著女兒的手一個勁地顫抖。
還是在趙一荻的提醒下,大家才坐下來打開話匣子聊起了天。
這個時候的張學良,也算是有了一點自由活動的空間,但是活動的范圍非常有限,頂多就是在指定的范圍內逛逛街、下下館子,能夠在街上透透氣。
至于其他方面,他仍舊處在嚴密地監視之中,就連跟女兒女婿坐在一起聊天,也只有一個小時。
時間一到,監視人員就打斷了親人之間的談話,把張閭瑛夫婦帶離了張學良的住所。
1990年,張學良重獲自由后飛往美國與親人團聚,只可惜于鳳至沒有等到夫妻團聚這一天,幾個月前不幸病逝。
不得不說,張學良和張閭瑛這對父女,倒是難得長壽的人,都是百歲高齡離開了這個世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