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小心吞下異物怎么辦?受傷后該如何臨時急救包扎?近日,在嘉定區紅十字會牽頭下,各街鎮陸續開展應急救護知識進校園行動,提升學生應對突發事件和意外傷害時的自救、互救能力。
“雙腳前后變剪刀,一手握住變石頭,一手張開變成布,用力擠、向上推。 ”在江橋小學的班會課上,來自紅十字會的專業講師憑借豐富的經驗,通過理論講解、現場演示等形式,為學生們詳細講解了傷者運輸、心肺復蘇(CPR)、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的使用、氣道異物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急救法)等重要急救知識與技能。
學生史晏君在學習后表示:“老師還把手法要點編成了順口溜,好記又實用,我打算把口訣教給爺爺奶奶,讓大家都能學到這些急救知識。”
實操訓練環節,學生們兩兩組隊,學習腿部、肩部等不同部位創傷包扎技巧。從如何快速判斷傷口類型,到選擇合適的包扎材料,再到具體包扎手法的運用,每一個環節大家都認真揣摩。
“包扎的時候要注意力度,過輕可能無法有效止血,過重則可能加重傷者痛苦甚至造成二次傷害……”為了確保整個過程準確無誤,講師穿梭在各個小組之間,一一糾正包扎的角度、纏繞的圈數、打結的位置與松緊度等細節,同時耐心解答學生們提出的各種疑問,讓大家在實踐中掌握創傷包扎技能。
“自救、互救的能力對每個人都十分重要。通過此次活動,我們體驗了急救過程,也掌握了多項急救技能,以后遇到緊急情況就不會慌了。”學生蔡昕芮說。
下階段,嘉定區紅十字會在繼續開展急救知識進校園活動的同時,還將聯合部分街鎮開展一系列以“一老一小”為主題的急救活動。鼓勵學生們踴躍參與志愿服務,將所學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走出校園,走進社區、敬老院,進一步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
撰稿: 周玉林
攝像: 陸逸葦
編輯: 張孟蝶
點贊分享給身邊的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