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鞏悅悅 策劃整理
編者按:山東省教育廳教師工作處攜手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面向山東省大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發(fā)起 “照亮我的那本書”主題征集活動,旨在通過真實動人的閱讀故事,展現(xiàn)書籍在教育中的深遠力量,傳遞閱讀帶來的成長與蛻變。(征稿及教育線索提供郵箱:qlwbyddx@126.com。)
文|菏澤市曹縣普連集鎮(zhèn)武平樓小學教師 龐亞萍
《給教師的建議》的作者蘇霍姆林斯基,于1918年9月28日誕生在烏克蘭基洛夫格勒州的一戶貧民家庭,逝世于1970年9月2日。他在1935年開始走上教師崗位,當時年僅17歲,他曾擔任過區(qū)教育局長,但他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帕夫雷什中學擔任校長,在這個崗位上勤奮耕耘著。在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蘇霍姆林斯基“把整個心靈獻給了孩子們”。他一生有4部教育論著,600多篇論文,1200多篇供兒童閱讀的童話、故事等文藝作品。他被譽為“教育思想的泰斗”。
如果把蘇霍姆林斯基看作一座燈塔,《給教師的建議》我認為是這座燈塔上一束最亮的光,指引著我們在教育這條路上永遠向前,向著光明的方向。
有人統(tǒng)計全書有400多處提到閱讀,由此可見蘇霍姆林斯基對閱讀的重視。在給教師的建議的第18條《18怎樣靠閱讀擴充知識》中,作者提倡讓學生閱讀科學書刊,引導教師學會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科學書刊的興趣,他提倡在學校圖書館或者個人藏書里,教師應當有一批書籍用來擴充學生在大綱教材方面的知識,教師應當想方設法讓學生閱讀一些科普書刊,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在《19閱讀是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中,蘇霍姆林斯基再一次強調了閱讀的重要性,強調了閱讀能促進學困生的智力發(fā)展。聯(lián)系我們的語文教學,不管是在課內還是在課外,都應該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充分利用語文教材中所包含的快樂讀書吧的這一內容,加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督促學生進行積極地閱讀,提升學生每個學期的閱讀量,拓寬學生的閱讀視野。
在這本書中蘇霍姆林斯基不但指出了閱讀對學生的重要性,而且也提出了勞動對學生的重要作用,蘇霍姆林斯基在書中多次提到勞動的重要性,他所說的勞動,是指復雜的、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這種勞動要有思想,有巧妙的技能和技藝。他認為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的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勞動形式,讓學生身體力行地去參與一些動手操作的一些典型活動,這可以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更能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為教師的我們應該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在《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中作者多次提到要讓學生掌據(jù)學習的工具,要讓學生運用好“五把刀”,即:讀、寫、算、觀察和表達,讓閱讀和寫作變成一種半自動化的過程,讓學生學會學習。教師應該給學生提出重要的建議比如:要每天讀書,要學會聽教師講課,要善于確定自己的腦力勞動制度,要學會自制等等。
《給教師的建議》書中的第12條——《12.怎樣使檢查家庭課業(yè)成為學生有效的腦力勞動》,這一節(jié)對我來說有很深刻的啟發(fā),我們常常因為檢查學生的課下和周末作業(yè),在課堂上浪費了我們不少的寶貴時間。蘇霍姆林斯基提出使用草稿本的方式,還有把檢查知識和加深、擴充和運用知識密切結合起來,這樣既檢查了講過的新知識,又運用了、鞏固了知識。以上這些是否能帶給我們更多的啟發(fā),怎樣打造高效的課堂,在小學語文課堂上,我們經常采用的開火車朗讀是否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朗讀的形式來進行,這樣既能節(jié)省時間又能提高效率。檢查上一節(jié)課學習的知識,是否可以在語言運用中來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呢?
只要我們潛心地閱讀《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我們會發(fā)現(xiàn)其中的每一個章節(jié),每一個段落和語句,對我們來說都會有深遠的影響,它就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教育巨著,是一部人類教育知識的寶典,讓我們把它放在我們案邊顯著的位置,隨手翻閱,隨時收獲吧!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