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十一年努爾哈赤因病離世,尸骨未寒之際,皇太極帶著諸皇子闖進大妃阿巴亥的住所,宣稱努爾哈赤留有遺言讓她殉葬。當時在場之人除了皇太極,還有和她有曖昧關(guān)系的代善,以及三個親兒子,可惜沒有一個人替她求情,阿巴亥百般懇求也無濟于事,最后被迫自縊而亡。
阿巴亥從12歲嫁給努爾哈赤,是他最喜歡的“白月光”,在努爾哈赤的最后時光,也是她陪伴左右,可惜努爾哈赤一死,就被皇太極逼死,只因為她無意間成了皇太極登上汗位的絆腳石。
部落公主成聯(lián)姻工具
1593年,葉赫部、烏拉部等九個部落組成聯(lián)軍,向建州女真部發(fā)動大規(guī)模進攻,努爾哈赤率領(lǐng)部隊奮起反擊,大敗九個部落,生擒烏拉部的二貝勒布占泰。事后,努爾哈赤非但沒有處死布占泰,還熱情地款待他,把一個女兒和一個侄女嫁給他。
努爾哈赤這么做是想要籠絡(luò)布占泰,通過他把手伸向烏拉部。機會很快來臨,1596年烏拉部發(fā)生內(nèi)亂,布占泰的部主哥哥滿泰被叛軍殺死,努爾哈赤趁機扶持布占泰上位,成為烏拉部的新任部主。布占泰上位后,為了鞏固雙方的關(guān)系,向努爾哈赤獻出了自己的侄女,也就是哥哥滿泰的女兒阿巴亥。
此時的阿巴亥只有12歲,她貴為烏拉部的公主,金枝玉葉、教養(yǎng)良好,身邊有無數(shù)人照顧,有個快樂的童年,但隨著父親的離世,被叔叔當作聯(lián)姻工具送出去,這一切都化為烏有。
努爾哈赤比她大31歲,都能做她的父親了,而且他的身邊已經(jīng)有無數(shù)女人,特別是繼福晉袞代,那是個精明能干的女人,把后宮女人都管理得服服帖帖,想要針對阿巴亥不費吹灰之力。
這場被無數(shù)人看好的親事真的有那么好嗎?個中委屈和苦楚只有當事人清楚。
阿巴亥深受努爾哈赤的寵愛,不到一年就被冊封為大妃。阿巴亥也非常爭氣,一連生了三個兒子,分別是努爾哈赤的第十二子阿濟格、十四子多爾袞和十五子多鐸,三子聰慧勇猛,她的地位也更加穩(wěn)固。
努爾哈很看重阿巴亥的三個兒子,讓阿濟格掌管正黃旗,讓多鐸掌管鑲黃旗,同時還準備把鑲白旗交給多爾袞管理。總共只有八旗,阿巴亥的兒子們獨占其三,這份殊榮任誰看了能不羨慕。
阿巴亥能夠盛寵不衰,與她的聰慧果斷脫不開關(guān)系。布占泰站穩(wěn)腳跟后,不愿再向努爾哈赤俯首稱臣,所以多次主動挑起爭端,其中最嚴重的是1607年那次。
無法忍受烏拉部長期侵襲的蜚悠城主請求投靠建州女真,努爾哈赤派遣弟弟舒爾哈齊、兒子褚英和代善前去接應(yīng)。
布占泰得知此事,立馬派出上萬大軍前去攔截,富有戲劇性的是,上萬大軍竟然不敵褚英帶領(lǐng)的三千士兵,被打得狼狽不堪、落荒而逃。
他在前方不停地搞事情,阿巴亥的處境越來越艱難,一邊是母族,一邊是丈夫,應(yīng)該支持哪方呢?好在她足夠聰明,為了自己和兒子們的將來,堅定不移地站到努爾哈赤那邊。
1612年雙方間的沖突不斷升級,最終迎來決戰(zhàn),努爾哈赤兩次御駕親征,發(fā)誓要徹底消滅烏拉部。
雙方打得不可開交,阿巴亥也沒有閑著,主動管理后勤事務(wù),讓努爾哈赤出征的時候沒有后顧之憂,她的舉動為自己贏得了美名,也換來了努爾哈赤更多的寵愛。
因和繼子曖昧被驅(qū)逐
時光如流水,轉(zhuǎn)眼間阿巴亥已經(jīng)陪伴了努爾哈赤二十年,昔日天真的少女已經(jīng)長成穩(wěn)重的貴婦,昔日威武豪壯的大汗如今已經(jīng)垂垂老矣。
看著日益蒼老的努爾哈赤,阿巴亥心中的憂慮越來越大,這個男人是她唯一的靠山,靠山一倒她也會跟著萬劫不復(fù)。
個人生死事小,她那三個兒子怎么辦?阿濟格只有二十歲來歲,多爾袞和多鐸都還沒成年,黃毛小子一個,等努爾哈赤一死,諸貝勒爭權(quán),他們只有被人拆吃入腹的份兒。
阿巴亥越想越憂愁,迫切想要給自己重新找個靠山,她把目標鎖定努爾哈赤的第二子代善和第八子皇太極,這兩人同列四大貝勒,位高權(quán)重,將來可以為他們母子三人提供一方庇護。
她刻意向兩人示好,親自送去水果慰問,可惜皇太極對她的態(tài)度一直很冷淡,也從不吃她送去的水果和食物,代善則恰恰相反,很快陷入阿巴亥的溫柔鄉(xiāng)里,兩人時常背著努爾哈赤眉來眼去。據(jù)說阿巴亥除了送吃的,還曾多次盛裝打扮,半夜出現(xiàn)在代善的府邸。
這代善也是糊涂,他曾是努爾哈赤最看好的汗位繼承人,按照當時盛行的“收繼婚”慣例,只要他能繼承汗位,就能同時繼承努爾哈赤的所有女人和財寶,可他偏偏等不及,非要趁努爾哈赤健在時,和自己的繼母不清不楚,等于是自埋禍根。
天下沒有不透風(fēng)的墻,兩人的曖昧關(guān)系很快被努爾哈赤的一個小妾發(fā)現(xiàn),她嫉妒阿巴亥得寵,想要取而代之,于是跑去向努爾哈赤告密。
努爾哈赤得知此事怒不可遏,把兩人叫來對質(zhì),兩人都對自己的所作所為供認不諱,可即便如此,也許是顧念多年的情分,也許是考慮到自己的顏面,總之他沒有大張旗鼓地處罰兩人,只是把兩人斥責(zé)一番,然后將此事壓了下來。
然而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知道這件事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添油加醋四處傳謠,結(jié)果越描越黑,努爾哈赤不得不親自出面處理,以“私藏金銀”的罪名把阿巴亥趕了出去,同時要求她不許和任何人來往,讓她在草原上自生自滅。
阿巴亥含著淚離開,孤獨地在草原上度過了漫長的一年,隨后又被努爾哈赤接了回來,繼續(xù)擔(dān)任大妃。
史料記載她“有機變”,從復(fù)寵這件事也能看出她有超于常人的聰慧,沒有人知道她到底做了什么,才讓努爾哈赤對她依然那么寵信,然而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如果沒有實力加持,單純的聰慧也會成為傷害自己的利器。
三十七歲時被逼殉葬
1626年,努爾哈赤出征蒙古喀爾喀,班師回朝的途中毒疽發(fā)作,他自知命不久矣,命人火速召來阿巴亥。
在他臨終前的六七天,一直由阿巴亥隨身侍候,據(jù)說他曾向阿巴亥說過身后事的安排,同時也指定了繼承人,可不管他具體說了什么,人死燈滅,一切就都不作數(shù)了。
努爾哈赤一死,諸貝勒展開激烈的汗位爭奪,褚英死后,代善是眾兄弟中年齡最大的,自幼跟著努爾哈赤東征西戰(zhàn),軍功赫赫,有一大批支持者,不過受“出軌繼母”風(fēng)波的影響,也有很多人對他有意見;皇太極精明睿智,手握重權(quán),也被很多人看好。
這兩人最終順利殺入決賽圈,關(guān)鍵時刻,代善主動退出,并宣稱要支持皇太極,最終皇太極勝出,登上汗位。
自古權(quán)力爭斗,有勝就有敗。
皇太極這邊得償所愿,多爾袞三兄弟卻還沉浸在喪母的悲痛中,就在努爾哈赤斷氣沒多久,皇太極率領(lǐng)諸貝勒闖入阿巴亥的住所,揚言自己掌握著父汗的遺言,讓阿巴亥殉葬。
他當眾斥責(zé)阿巴亥嫉妒成性、有機變,總是惹惱父汗,如不是父汗英明睿智進行壓制,不知道她要闖出多大的禍亂,所以父汗臨終留下遺言:“等我去世,一定要讓她殉葬。”
皇太極之所以這么迫不及待地誅殺阿巴亥,是因為覺得努爾哈赤臨終前肯定告訴了她繼承汗位的人選,而且有很大概率是阿巴亥的兒子,與其等他們母子登上權(quán)力巔峰,不如先下手為強,在阿巴亥還沒反應(yīng)過來的時候殺人滅口,死人不會說話,一切還不是由自己說了算。
阿巴亥想要爭辯,可此時哪里還有人聽她說,皇太極氣勢洶洶,昔日感情深厚的代善也翻臉無情,催促她趕緊自縊殉葬。
再看三個兒子,阿濟格雖已成年,但在諸位位高權(quán)重的哥哥面前,根本沒有說話的份兒,兩個年幼的兒子不過十三四歲,除了哭什么也做不了,最終,她帶著滿腔不甘與凄涼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阿巴亥自知難逃一死,決定為兒子們最后做一次謀劃,她神情悲切地對皇太極說:“我的兩個兒子多爾袞和多鐸都還年幼,請恩養(yǎng)他們。”
在得到皇太極肯定的答復(fù)后,她換上華麗的禮服,畫上精致的妝容,然后用一條白綾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從十二歲嫁給努爾哈赤,到三十七歲自縊而亡,在她短短三十六年的人生中,大半時間都陪在努爾哈赤身邊,死后也要與他長眠在一起。
皇太極死后,多爾袞當上攝政王,曾將她追封為“孝烈武皇后”,牌位遷入太廟。
多爾袞死后,順治皇帝為了泄憤,又把她的牌位逐了出去,同時廢黜封號,挖出骸骨另行安置。
生前不安,死后不寧,阿巴亥的一生都充滿了悲情色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