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倫敦留學的日子里,上完一天的課走出校園,來到中國品牌的奶茶店點一杯奶茶,是留學生廖文睿一天中最具幸福感的小時光。一杯奶茶的溫度,不僅熨平了海外學習中的諸多疲憊,更在攻讀食品營養學的她心中埋下一粒種子——讓更多中國味道漂洋過海,溫暖異鄉人的味蕾。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印第安納州,體育場的聚光燈下,本欲學習商科專業的留學生喬鑫宇的人生軌跡也被悄然改變。小城布盧明頓球迷熱烈的吶喊聲,喚醒了從小就是體育迷的他骨子里的體育激情。從印第安納州的籃球場到倫敦的足球看臺,再到北京冬奧的冰面,他的“哨音”終于吹響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賽場之上。
他們的職場人生因留學而改變。對于廖文睿來說,留學為她打開了職業道路的另外一種可能;而喬鑫宇則在探索世界的過程中,一點點地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第三方機構研究顯示,2024年,海歸國內求職人數較2023年增長7%,已達到2018年的1.44倍,海歸薪酬也連續六年走高。中國留學生中有超過80%的留學生畢業后首選歸國發展,其中絕大多數直接就業,近半數留學生在畢業前已開始面向國內求職。
當留學價值越來越多地被置于職場坐標系中衡量,這段跨越重洋的教育經歷究竟為青年們帶來了怎樣的職場競爭力?從專業、語言的顯性技能,到文化適應力的隱性加分,海歸們的職場故事正在重新書寫“全球化人才”的定義。
━━━━━
從體育愛好者,
到執裁北京冬奧會冰球比賽
2012年,喬鑫宇去到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就讀本科。在美國秋日的陽光下,初來乍到的他被當地濃厚的體育氛圍深深震撼了。
在喬鑫宇求學的小城布盧明頓,觀看體育運動幾乎是每個美國家庭的愛好。學校每周末舉辦的籃球比賽都是一場當地的“盛事”。許多美國家庭中午就相約開車去到體育場外一起燒烤聚餐,下午觀看比賽時,觀眾席幾乎場場爆滿。上至七八十歲的老人,下到四五歲的孩童,都沉浸在這樣的體育氛圍中。這種全民體育的熱情,喚醒了從小就喜歡體育的喬鑫宇血液里的熱情。讓本來打算學習商科專業的他動了想要系統學習體育專業的念頭。
“轉專業”三個字,成了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拔掖蚵牭轿覀儗W校有一個健康學院,下設了體育管理專業,就想大二時轉到體育管理專業就讀。起初我的父母是不同意的,覺得專業太冷門。但是在我的堅持下,他們最終妥協了?!?/p>
本科畢業后,懷揣著對足球的熱愛,和想要看看更多世界的探索欲,喬鑫宇申請去到英國倫敦大學伯貝克學院足球管理專業深造?!耙驗槲乙暾埖膶I比較小眾,也沒有什么案例可以參考。當時新東方的留學顧問為了幫我申請,查了很多的資料,推薦了一些開設足球管理專業的學校?!眴迢斡钫f道。
身為英超球迷的他,在到達倫敦的第二天就去球場現場看了一場足球比賽?!拔鳚h姆聯對戰斯旺西”,時隔多年之后,喬鑫宇依然能夠脫口而出當年那場比賽的對陣隊伍。
命運的又一次轉折出現在2018年。彼時,2022年冬奧會已經確認將在北京舉辦,全國各地都在響應發展冰雪運動的號召。正在英國準備研究生畢業論文的喬鑫宇發現家鄉重慶市體育局也在組建冰雪部。
面對難得的機會,喬鑫宇選擇暫時放下學業,利用gap year(間隔年)的機會回國加入了冰雪運動的建設之中,并報名了北京冬奧會裁判的選拔。
2020年的抉擇更為艱難。一邊是北京冬奧會裁判員選拔正如火如荼。經歷了多次的培訓和層層篩選,也積累了執裁多場錦標賽賽事的經驗,喬鑫宇來到了裁判員選拔考試的關鍵階段。而另一邊是他在英國學校兩年的gap year時間即將到期,若不能回去完成學業,則無法繼續保留學位。
“但是參加奧運會是每一個體育人無上光榮的時刻,我不想錯失這個機會。”經歷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爭,加上新冠疫情在全球暴發,喬鑫宇最終選擇放棄學業,留在國內。
▲2022年,喬鑫宇作為冰球裁判員參加北京冬奧會。受訪者供圖
隨后,喬鑫宇順利入選,成為北京冬奧會的一名冰球裁判員,在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期間,作為爭球裁判執裁了16場冬奧會比賽和8場冬殘奧會比賽。“第一次站在奧運賽場上的時候特別激動。我還有幸參加了冬殘奧會的開幕式,當聽到國歌奏響的那一刻,愛國之情油然而生。從體育人的角度來說,我在賽場上沒有出現一次誤判,順利完成了裁判任務,也是留學報國、為國爭光了?!?/p>
━━━━━
從在倫敦喝奶茶,
到幫中國食品品牌出海
出國留學的經歷同樣影響了廖文睿的人生職業軌跡。
廖文睿本科就讀于國內一所大學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并于2021年赴英國留學,攻讀食品營養專業碩士研究生。
在倫敦國王學院的課堂上,她系統接觸到了全球宏觀食品政策。那些關于國際食品政策的討論,那些不同國家間的標準差異,讓她意識到,食品不僅是舌尖的味道,更是文化的橋梁、貿易的紐帶。
而真正讓這顆種子生根發芽的,卻是倫敦街頭那些飄著熟悉香氣的中國奶茶店。倫敦的天氣多陰雨而少陽光,廖文睿最喜歡的就是一周有那么一兩次,能在下課后買一杯來自家鄉品牌的奶茶。香甜的味道不僅豐富了味蕾,也撫平了她的疲憊感與思鄉情。在奶茶氤氳的茶香中,食品專業的她不止一次地想:如何讓更多這樣的中國味道,遠渡重洋,抵達世界的餐桌?
“合規是食品出海的第一步。”廖文睿解釋道,各個國家在食品標準上有差異,某些添加劑有的國家可以用,有的則不允許。在品牌出海的過程中,需要研究各個國家的食品標準,滿足當地的要求。
2022年留學畢業回國之后,廖文睿先是在上海的一家第三方檢測機構,幫助各個不同的食品企業進行品牌出海工作。此后,她又回到家鄉四川的一家食品企業,負責品牌的全球化布局。
“在我拿到三個工作offer之后,我也咨詢了曾指導我留學申請的新東方顧問老師。從職業前景規劃、公司分析、薪酬分析,她從多方面給了我一些建議,也讓我更加堅定地選擇去做食品出海合規這份工作?!绷挝念Uf道。
“新東方一線的留學顧問都是要接受職業規劃相關培訓的?!毙聳|方前途出國就業力中心總監朱政表示,聚焦“就業力”的提升,新東方一線留學顧問在學生選擇留學專業伊始,就會結合實際情況,從留學和就業兩方面提供規劃建議。在留學生回國之前,新東方就業中心也會給海歸學子們提供就業信息、筆面試輔導等。
▲2024年1月,廖文睿在上海向出口企業客戶介紹美國過敏原標識。受訪者供圖
如今,經廖文睿之手“闖關”成功的產品已走向多個海外市場。2024年,當她旅游時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超市貨架上看到自己參與合規認證的食品時,那種成就感仿佛又讓她回到了倫敦的課堂——“原來那些關于國際標準的研究,真的能讓世界嘗到中國的味道?!?/p>
“我選擇企業出海這份工作,是基于一種認同感和成就感?!被叵脒@些年的求學經歷,那些曾在異國他鄉溫暖了她的奶茶店、火鍋店,已經成為了她職場道路上的注腳。“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國品牌走到世界各地,讓大家都能夠品嘗到正宗的中國美食。希望未來,新中式茶飲可以像星巴克那樣開遍全球?!?/p>
━━━━━
留學生對企業而言是“一種創新之源”
隨著國內高等教育的發展,留學的“鍍金”光環正在逐漸褪去。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留學到底值不值”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對于廖文睿和喬鑫宇這樣的青年人來說,國際教育的價值早已超越了學歷本身。
在倫敦國王學院的研究生學習中,廖文睿感受到專業課程設置豐富、課時安排很滿,相比起本科期間以大課為主的學習模式,這里更加強調研討、實驗、小組協作。學校還和當地的圣托馬斯醫院合作,進行臨床研究。她的畢業設計課題就是與醫院合作,研究醫院正常上白班和上倒班的員工飲食結構的差異。“這種學習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學習的自驅力?!?/p>
進入職場后,廖文睿發現她在研究生的學習經歷可以“無縫銜接”到工作之中。“比如在實習中,我負責幫助營養師做數據清理工作,和我讀研時的畢業設計正好吻合。”
喬鑫宇的經歷同樣印證了這一點。研究生階段的課程討論性、發散性的內容更多,而且實操性很強,既學習足球相關理論知識,也學習足球市場、社區管理等內容?!拔液芟矚g這樣的學習模式,沒有標準答案,更加開放。和不同國家的人們進行溝通的過程,對我整個體育觀的形成有很大幫助,也讓我的性格更加外放。”
除了課程實操性強之外,學習之外也有很多實踐機會。本科期間,他在美國全國大學體育協會(NCAA)參與了一些比賽的管理工作,還曾在游泳比賽中擔任助理裁判。“這些經歷對我后來的冬奧會裁判工作也起到了一定幫助作用?!?/p>
很多人認為語言是留學生的一大優勢。但留學經歷帶來的遠不止語言能力。
“留學的經歷對我入選冬奧會裁判員也起到了很大的加持作用?!眴迢斡钐岬?,作為裁判員需要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裁判溝通,出色的外語能力讓他在應對上得心應手。但留學對其更深層的影響在于塑造了他的文化適應力?!霸诟惺艿礁佣嘣奈幕?,我可以從更多不同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變得更加包容?!?/p>
廖文睿在食品合規工作中也深有體會。在研究各國的法律法規時,語言上看得懂只是基礎,真正的挑戰是理解政策背后的文化邏輯。留學帶給她的不僅僅是一個學歷,更是快速學習、資源整合的能力,以及面對跨文化交流的理解力和適應力。
在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有留學背景的員工不在少數。“從我們和留學生打交道的經驗看,留學生在職場中有其特點和優勢?!毙聳|方教育科技集團人力資源部總經理助理虞慧表示。
“名校畢業,肯定會讓企業在第一輪看到簡歷的時候眼前一亮。但是在真正的面試環節,大家還是更多地會回歸到對人本身能力的判斷?!庇莼壅f道。
“從專業技能上看,海外的教學方式更加發散、開放,需要學生去做一些精深的研究。海外留學生有著不錯的專業能力、自我學習能力、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適應能力,這些軟能力在職場中非常重要?!庇莼郾硎?,“對企業來講,我們希望員工是更加多元的,能夠在思維方式上更加多樣。留學生的背景經歷,往往使他們能打破傳統思維看問題,對企業而言是一種創新之源?!?/p>
━━━━━
多措并舉促進留學生高質量就業,
打造留學“閉環”
廖文睿和喬鑫宇的經歷是中國每年千千萬萬個留學生職場故事的縮影。
但是在超過80%的留學生畢業首選歸國發展的大背景下,面對遠隔萬里的地理和市場距離,很多留學生仍為激烈的求職競爭和薪資問題感到焦慮不已。
除個體的努力外,多方力量也正在為破解這一困境形成合力。
政府層面出臺多項政策。教育部聯合多部門實施“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啟動支持計劃”;人社部開通“留學人才引進綠色通道”,簡化落戶、檔案轉接等手續;各地還定期舉辦海歸專場招聘會,搭建校企對接平臺,多措并舉促進留學生高質量就業。
新東方自2019年起推出“新東方國際人才研究計劃”,每年面向社會招募優秀留學生進行深度訪談,將各個國家、各領域留學生的心路歷程和親身感受,編撰成“對話青年”系列圖書,以他們的親身經歷給予更多年輕人留學啟示。
▲ 202 5年,新東方發布新書《對話青年·職場新勢力》,圍繞“就業與創新”對30位青年進行深度訪談。
2025年,新東方圍繞“就業與創新”話題,再次對30位青年進行深度訪談,并編纂成書《對話青年·職場新勢力》。在這本書中,有更多如廖文睿和喬鑫宇這樣的青年。他們中有些人參與到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發光發熱;有 些人在新茶飲、新媒體等行業里為中國文化出海貢獻自己的力量;還有些人在海外開拓著自己的事業……通過這些真實案例,呈現了青年群體在走進職場時所面臨的抉擇與挑戰。書中還加入了企業用人方的視角,深入訪談多家不同類型企業的招聘負責人和高校就業創業指導教師,為廣大青年學子提供更具實用性的就業建議和指導。
“不只是把同學送出去,還關注他們的發展,幫助他們回國之后,能更好地把自己的力量貢獻出來,真正實現留學報國?!?月13日,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副總裁、新東方前途出國總裁孫濤在《對話青年·職場新勢力》新書發布會上表示。
做“出國留學的橋梁,歸國創業的彩虹”是新東方前途出國一直以來的愿景。多年來,新東方形成了“留學+就業”全鏈條服務體系,打造留學“閉環”。除留學申請外,在海外學習、就業等環節都會為學生提供助力,實現錄取力、學術力和就業力“三力”的串聯。2024年,新東方還上線“新東方人才庫”平臺,串聯起學生和企業等多方,讓學生可以了解更多就業方面的信息和知識。
“不管世界環境怎么變,中國未來都需要既有專業能力和全球視野,又有家國情懷的國際化人才。國際教育是開拓視野、鏈接中國和全球的重要手段,我們會堅持做正確的事情。”孫濤說道。
回顧自己的留學經歷,留學對于廖文睿和喬鑫宇的真正意義愈發清晰——它不僅是知識的獲取,更是一場全方位的自我重塑。國際教育幫助他們在復雜多變的全球職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初到印第安納州,下了飛機看到一望無際的玉米地時,美國給喬鑫宇的初印象和他當時對美國的想象相去甚遠。但多年后回看,這里卻承載了他最美好的青春,也成為他在體育路上越走越遠的出發點。“如果再來一次,我依舊會選擇從體育這條路出發?!?/p>
廖文睿也建議有留學打算的同學們,盡早對自己的留學做長期規劃,并把職業規劃考慮其中,不必擔心在留學過程中會有想法的改變,“曲曲折折是路,平平坦坦也是路,路究竟什么樣,需要每一位行者去感受?!?/p>
文/徐彥琳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賈寧
值班編輯 古麗
星標“新京報”
及時接收最新最熱的推文
點擊“在看”,分享熱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