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漫長的預熱期,蔚來第三品牌車型螢火蟲終于上市,一共兩個配置,含電池的價格為11.98萬和12.58萬,雖然相比此前14.88萬元的預售價低了快3萬元,但坊間對這款新車的評價還是褒貶不一。
螢火蟲雖然已經過了外觀爭議的階段,但又陷入了各種對比之中。蔚來想把螢火蟲打造成一款精品小車,對標寶馬旗下的電動MINI。所以起步即是高配,包括9安全氣囊、13項主動安全裝備、智能泊車輔助、車道居中輔助、智能領航輔助等配置全系標配。從配置的角度來說,螢火蟲已經足夠優秀,加上好用的車機,起碼靜態展示時帶給消費者的好感度還挺高。
但在配置之外,回到一輛電動汽車本身,螢火蟲卻暴露出了明顯的短板。首先是電池容量,螢火蟲全系都只有42.1kWh一種規格的磷酸鐵鋰電池,放在12萬左右的價格來說,電池容量明顯偏小,即便是被網友經常吐槽的大眾ID.3都有超過53kWh的電池容量,像比亞迪、零跑、小鵬等品牌甚至能提供超過60kWh的電池容量。
當然,電池容量大小是一方面,如果能把能耗水平做的比較低,也可以實現較長的續航能力,官方給出的螢火蟲百公里耗電量是10.9kWh/100km。螢火蟲的第二個短板是熱泵空調的缺失,尤其是在低溫地區,沒有熱泵空調意味著續航打折會更嚴重,空調制熱的性能也會受到制約,對使用的影響會更加明顯。
在發布會后的第二天,螢火蟲總裁金舸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蔚來是不公布訂單數的,螢火蟲也是一樣的。不過金舸透露從公布價格開始大定到接受采訪,訂單數是符合自己預期的,還是不錯的。盡管金舸沒有像前樂道總裁艾鐵成一樣高調宣布“訂單爆了”,但還是有不少網友玩梗,還創作出了李斌和金舸的周邊。
李斌在媒體溝通會上表示:“螢火蟲作為高端小車的定位,我們希望它占整個公司差不多10%的銷量,但它是出生最晚的品牌,這需要一個過程。”這意味著,如果蔚來一年銷量達到20萬輛,螢火蟲只需要完成2萬輛的銷量目標,并不是很難。不過螢火蟲還需要解決消費者對于品牌和產品的疑慮,比如換電上線的時間、是否會降價等,每一個嘗鮮的用戶其實都冒著被車企背刺的風險,螢火蟲上市三天輿論能爆,說明本身的關注度足夠。如何才能把關注度轉化為進店量乃至銷量,是金舸團隊目前最需要考慮的問題。
本文源自:金融界汽車
作者:劉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