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1日,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邀請名單驚現一名16歲中國少年——冼星朗!這個零編程基礎的高二學生,僅用八個月靠AI開發多款爆款應用,月入過萬,網友直呼:“別人家孩子把AI玩成了印鈔機!”
從“編程小白”到蘋果座上賓
2023年8月,剛轉學香港的冼星朗刷到一條小紅書視頻:開發者用AI工具“Cursor”三天做出爆款App。他心想:“這玩意兒我能學會嗎?”當晚,他下載軟件,對著教程敲下第一行代碼。
零基礎的他,用20小時做出學生會網站,又開發了視頻轉LivePhoto工具“LiveMaster”。盡管因缺錢無法上架蘋果商店,但評論區一句“加油弟弟”讓他咬牙堅持。直到某天,他在小紅書求助“蘋果開發者年費太貴”,竟被大佬肖弘主動轉賬688元,留言道:“天賦的一半是正反饋”。
打工人神器“牛馬時鐘”引爆下載潮
拿著“天使投資”,冼星朗將微信小程序“牛馬時鐘”改造成App。這款精準計算工資的應用,讓用戶直呼“比老板算得還清楚!”上線首日下載量破千,評論區秒變“產品經理大會”——有人求醫護版,有人要“摸魚按鍵”,他連夜改代碼回復:“已更新!”三個月后,App沖進工具榜前十,廣告分成讓他月入破萬。
更絕的是,他開發的AI心理療愈應用“EmoEase”,用算法分析用戶情緒日記,生成專屬解壓方案。這款被學生黨稱為“賽博心理醫生”的應用,付費下載量飆至蘋果工具榜第五,連香港社工組織都找他合作。
凌晨三點改代碼,拿獎拿到手軟
“最瘋的時候,凌晨三點還在改Bug。”冼星朗的作息表讓成年人都咋舌:白天上課,晚上開發,周末給深圳老板當AI顧問,兩小時賺2000元。今年1月,他帶著心理療愈游戲參加蘋果學生挑戰賽,竟從全球上萬份作品中殺入前50,拿到WWDC25入場券。
蘋果郵件抵達那天,媽媽看著他通紅的眼睛哭了:“他說要見庫克,我以為小孩吹牛……”如今,他正惡補英語,準備向庫克展示“中國高中生如何用AI改變世界”。
AI創業潮下的“后浪兇猛”
冼星朗不是孤例。美國17歲高中生Zach靠AI食物掃描應用4個月賺百萬美元,廣州高一學生范寶丞用AI輔導軟件拿下創業金獎。這屆年輕人,正用AI把“腦洞”變成真金白銀。
但狂歡背后暗藏陷阱。杭州小伙陳某輕信“AI開網店躺賺”課程,反被騙4.6萬元。專家提醒:“AI是工具,不是阿拉丁神燈,成功需要真本事。”
結語
當70后還在學掃碼支付,05后已用AI改寫人生劇本。冼星朗的微信簽名寫著:“莽撞的開始比完美的計劃更有力量。”或許,這就是Z世代給時代的答案——在AI浪潮里,與其圍觀,不如親手造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