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4月22日訊 在燒焦的房梁與殘垣斷壁間,一抹橙色身影正在廢墟中穿梭。在中國救援山東搜救犬機動專業支隊的訓練場上,火災原因協助調查犬(以下簡稱火調犬)“蛋蛋”僅用30秒便從模擬火場中精準定位助燃劑殘留點。在山東,像“蛋蛋”這樣的火調犬已有5頭投入使用,參與火災事故調查10余起,搜索準確率達90%。
火調犬:移動的“精密檢測儀”
自2015年,中國救援山東搜救犬機動專業支隊開始火災調查犬的培訓及研究工作,是國內最早一批開展火災調查犬研究與實戰應用的隊伍。
火調犬之所以能夠承擔火災調查任務,依靠的是犬類靈敏的嗅覺,與特定助燃劑氣味形成條件反射,能快速定位微量物證,協助火調員確定事故是否存在汽油類助燃劑參與燃燒,為火災原因鑒定提供關鍵線索,并準確鎖定起火位置。
在人為縱火的火災中,借助汽油等助燃劑放火占很大一部分比例,當遇到有縱火嫌疑的火災時,火調犬往往有其獨特優勢。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火調技術處高級工程師孫金杰有著豐富的火災調查經驗,他說:“在以往沒有火調犬的火災事故調查中,確認火災是否有汽油等助燃劑參與燃燒主要依靠火調員的個人經驗,來確定采樣區域,范圍大,搜索慢,效率低,而火調犬搜索速度更快,它們的嗅覺靈敏,往往能比人類的判斷更加精準,對于鎖定采樣范圍又快又準。”
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火調犬仍然有其搜索快速、便捷、準確的天然優勢。“火調犬就像移動的‘精密檢測儀’,它們經過特殊的訓練與氣味產生聯系,在錯綜復雜的環境中,會產生一定的探求反應,從多種氣味中尋找某種特定的氣味,它對于細微味道的快速探尋、分析、判讀和鎖定,儀器是很難做到的。”中國救援山東搜救犬機動專業支隊副支隊長李靖介紹。
四重關卡練就火災調查“精英”
火調犬的選拔堪稱“百里挑一”。在培養之初,首先挑選性格溫順、情緒穩定、搜索工作狀態好的犬種作為基礎,從中選出嗅覺極度敏感的犬。“區別于其他搜救犬,火調犬將從小就對汽油等助燃劑進行強化訓練,同時能克服火場余溫、燃燒殘留物氣味的干擾。”
火調犬的鍛造堪稱"特戰兵"養成計劃,訓導員王彪向記者介紹起它們所要經歷的四個訓練階段。“想要訓練出一條合格的火調犬需經過6—8個月專業訓練,首先訓練犬對汽油產生條件反射。其次是訓練犬在路面、墻壁等載物上搜索助燃劑的氣味,讓其學會立體化搜索。第三階段讓犬能對燃燒后的物質進行分辨,第四階段就到了模擬火災事故現場的訓練。”
其中,難度最大的是第四階段,往往需要訓練2~3個月。王彪坦言:“模擬火災事故現場的訓練盡量還原火災發生的真實場景,有各種物質參與燃燒,各種味道交織重疊,而且與前期訓練不同,汽油不再滴在單一的載體,而是滴到棉被、木材、塑料等多種載體上進行燃燒,讓犬進行分辨。只有通過層層考核的‘優等生’,才能獲得上崗資格。”
三分鐘鎖定關鍵縱火證據
在2024年聊城市某村民房火災調查中,火調犬“蛋蛋”立下大功。燒塌的屋頂、凌亂的家具殘骸、烏黑雜亂的地面……火調犬“蛋蛋”與訓導員抵達現場協助火災調查時,距離火災已過去了10個多小時。經現場勘查,燃燒物質主要為家居生活用品,疑似人為縱火,火調犬與訓導員的任務是排查是否有汽油類助燃劑參與燃燒。
這是他們第一次實戰參與火災調查,練兵千日,到了真正上“戰場”的時刻,“蛋蛋”的訓導員劉志杰心里還是有些緊張,畢竟真實的火場變量更大,助燃劑量、濃度、燃燒時間都充滿著不確定性,特別是距離火災已過去十多個小時,劉志杰心里也沒底,只能安撫著“蛋蛋”為它加油。
但令劉志杰驚喜的是,“蛋蛋”僅僅用了三分鐘就在房屋臥室鎖定了一處助燃劑殘留點并吠叫示警,隨后在樣本鑒定中都印證了“蛋蛋”的判斷,幾處采樣點也與犯罪嫌疑人供述的位置基本相同,為認定人為縱火提供了關鍵證據。
“真的太為它自豪了!說明我們的細心培育和嚴苛的訓練沒有白費,每個日日夜夜的付出終于看到了成果!”劉志杰說。
目前,中國救援山東搜救犬機動專業支隊正在組織全省搜救犬技術培訓,為各支隊訓練配發火災原因協助調查犬,這支“汪汪隊”火調員未來將參與全省各地火災原因調查工作中去。
“下一步,我們也正在研究,不僅讓火調犬能夠識別出地面上汽油燃燒后的殘留物,也能識別出天花板上燃燒產生的灰燼。未來,火調犬在火災調查中將發揮更大的效能。”李靖說。
閃電新聞記者 錢云飛 通訊員 劉心玥 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