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收到林某還的第二筆款項了……”看著遲來已久的還款,林某清激動地向連江縣人民法院執行局負責人吳香隆表示感謝。
窗外的雨淅淅瀝瀝,這通報喜電話,瞬間將吳香隆的思緒拉回到了那段為解決糾紛而日夜忙碌的日子……
昔日摯友對簿公堂
“法官,我找到林某了,你方便過來一趟嗎?”當天下午5點,吳香隆突然接到申請人林某清的電話,電話里是他焦急的聲音。在穩定了申請人的情緒,簡要了解情況后,吳香隆立即聯系法警隊驅車趕往現場。
林某清與林某原系朋友關系,2017年林某因生意資金周轉需要,陸續向林某清借款,后因生意失敗無力還款,林某清多次催討無果后,將被告林某訴至法院。經審理,法院判決林某歸還林某清借款21.25萬元及利息。
判決生效后,林某一直未還款且聯系不上,林某清申請強制執行,但經法院多番查控,未發現林某名下有可供執行財產,案件不得已終本。
到達該派出所后,吳香隆向雙方當事人了解當時情況。原來,林某清和林某如今都在開網約車謀生。當天,兩人碰巧在隔壁縣城某充電樁相遇,林某清遂上前要求林某還錢,后雙方發生爭執,林某清報警后,兩人被帶到當地派出所。
吳香隆和執行干警將被執行人林某帶回連江法院時已經晚上8點多,外面天色漆黑。
善意執行破僵局
將被執行人林某帶到調解室,吳香隆準備開始調解工作,突然發現被執行人臉色蒼白,一副有氣無力的樣子。
“你怎么樣?看起來不舒服的樣子,飯吃了嗎?”吳香隆迅速放下案卷,關切地問道。
“還沒,下午只啃了半個饅頭,就碰到了林某清,現在感覺有點低血糖。”林某捂著肚子,低落地表示。
聽到這里,吳香隆迅速去值班室拿上幾桶泡面,為林某備上泡面和水……
“為什么這么多年都不還錢啊?”吳香隆想著這種多年未結的案件都沒那么簡單,需要先了解癥結所在,才能對癥下藥。在較緩和的語氣下,林某慢慢說起了自己的情況。
“我不是故意逃避債務,只是目前沒有還款能力,當初借的錢做生意的時候都虧完了,之后自己生了場大病,家里還有老人、小孩要養……現在我在開網約車努力賺錢。”透過泡面的熱氣仿佛看到林某通紅的雙眼,而在吃過一點東西后,林某的臉色也慢慢恢復氣色。
聽到他的情況,吳香隆也長嘆一口氣,考慮到一方面他的情況確實比較困難,另一方面他和申請人是多年生意伙伴互相了解,于是通知申請人過來法院,希望雙方能當面溝通,促成和解。
握手言和續舊誼
在等待申請人的過程中,吳香隆沒有放棄勸說被執行人,耐心向林某說明還款的責任和義務,同時鼓勵他要努力賺錢,不管是為了家庭,還是為了還清款項。
申請人林某清到達法院后,吳香隆向其說明了被執行人林某現在的情況,一方面表示希望取得申請人的理解,考慮到林某現在的收入情況和家庭情況,能多給林某一點還款時間;另一方面也希望林某能拿出還款誠意,盡快分期償還款項,履行還款義務。
“我也知道他的情況,但是他也不能這么多年一分錢都不還,而且還聯系不上,一點還款的誠意都沒有。”申請人林某清明確表示了自己生氣的核心原因。
“我現在身體好一些了,也在努力工作賺錢,能不能多給我一點時間?”林某表示。
吳香隆看到申請人有愿意和解的意愿,被執行人也愿意還款,迅速找到案件解決的突破口,向雙方提議“大家都有自己的難處,我們互相體諒一下,今天林某要不先還一部分,體現了你還款的誠意,剩下的分期償還,如何?”
看著雙方猶豫的表情,吳香隆感覺案件調解有希望,又多番勸說,從法理情等多角度一點點拉近他們的還款意愿。
“握個手吧,還是朋友。”在吳香隆的耐心勸說下,林某清和林某達成分期還款的和解協議,林某當場向林某清支付部分金額,其余約定分期償還。至此,一段朋友情得到再續,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簽完和解協議,吳香隆和兩位當事人笑著走出法院,一看時間已經晚上10點多了。天上明月高懸,人間就此又多了一分溫馨與和諧。
辦案心語
吳香隆
連江縣人民法院執行局負責人
執行工作是實現公平正義的“最后一公里”,承載著勝訴當事人對公平正義的期盼。執行過程中,難免碰到不同的困難和分歧,作為一名執行法官,要有時刻出發的使命感、千方百計查人找物的責任心、排除萬難解決問題的能力,始終堅持“如我在執”工作理念,想盡一切辦法為當事人排憂解難,不僅要解開案件的“事結”,更要解開群眾的“心結”,確保案結事了人和,用初心和使命踐行一名執行法官的責任和擔當。
供稿:福州中院、連江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