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出現新賽道,平臺馬上介入處理,多位女主播被封殺,在如今競爭日益激烈的直播帶貨行業中,流量成為了所有主播爭搶的“命根子”,為吸引觀眾、提升銷量,不少主播開始在內容形式上“別出心裁”。
尤其是某些主播,別有用心地將所謂“產品講解”與“擦邊內容”巧妙融合,試圖在道德與平臺規則的邊緣游走,一邊講著護膚品的使用方法,一邊穿著暴露,姿態曖昧,引導彈幕“玩梗”,這樣的直播間,表面是帶貨,實則是演給“老司機”們看的視覺盛宴。
這類“打擦邊球”的直播方式,憑借其極具刺激性的內容,一度成功收割了大量流量與打賞,但本質上,它們不是對產品負責,也不是為用戶提供實用信息,而是一場披著“營銷外衣”的低俗表演,更嚴重的是,這類內容不斷突破平臺底線,潛移默化地影響著觀眾的價值觀,尤其對青少年用戶極具誤導性。
面對這種現象,直播平臺并非毫無作為。近期,多家平臺聯合發力,對涉嫌“軟色情”“誘導打賞”的擦邊直播賬號進行了大規模清理和封禁,有的平臺更是直接永久封禁部分頭部主播賬號,并加強審核機制,升級AI識別技術,防止此類內容死灰復燃,可以說,這是對整個行業秩序的一次必要“清掃”。
這場“擦邊風波”也在網友間掀起了激烈討論,有人嘲諷:“直播間都快成夜店了,帶貨是順帶的。”也有人擔憂:“現在孩子都拿手機看直播,這種內容會造成多大影響?”在眾聲喧嘩中,一個普遍的共識逐漸形成,擦邊直播,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它可能一時吸睛,但終究會被監管重拳打擊,也難以贏得用戶的真正信任。
真正優秀的主播,是靠專業、人格魅力和對用戶的負責贏得關注,而不是靠“博眼球”博來的流量泡沫,直播行業要想走得遠,必須堅守底線,回歸內容本質,平臺亦應繼續強化治理力度,為主播設立明確的行為邊界,為用戶營造一個健康、文明、積極向上的內容生態。
在信息泛濫的時代,直播不是避風港,也不是“灰色地帶”的藏身之所,它應是連接人與人、人與商品、人與文化的橋梁,讓我們共同為清朗的網絡環境,筑牢一道道道德與法律的防線,對此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