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華為和賽力斯在“鴻蒙智行新品發(fā)布會”上發(fā)布了半個月來汽車行業(yè)熱議的問界M8,這款備受關注的新車型在發(fā)布會后開啟大定的24小時內,大定數量就超過了3.2萬輛。對于這一大數量,各種言論又充斥了中國輿論場。然而打臉來得如此之快,四天后,M8的大定就突破了5000臺,讓行業(yè)再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那么,M8一天大定超3.2萬輛,4天大定5萬輛,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其背后的潛在影響又是什么呢?
一、M8熱銷,打破市場認知的“逆周期神話”
在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白熱化、消費信心波動的背景下,問界M8以35.98萬至44.98萬元的高端定位,上市四天大定突破5萬輛,其預售階段小訂訂單更累計超15萬輛。這一數據不僅刷新了鴻蒙智行品牌的單日銷售紀錄,更在35-45萬元區(qū)間市場創(chuàng)造了“國產車單日訂單量之最”,遠超理想L8等競品的同期表現。
從目前的市場銷售數據看,同價位競品月銷水平為理想L8約1.5萬輛/月,蔚來ES8約3000輛/月;在傳統(tǒng)燃油車領域,傳統(tǒng)豪華品牌對標車型(如寶馬X5、奔馳GLE)月均銷量約5000-8000輛,與問界M8一天銷量相比,大相徑庭。
至少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問界M8首日訂單量已接近競品月銷量的2-6倍,而四天大定5萬輛的數據,更是展現鴻蒙智行這次“降維打擊”潛力。
二、爆款密碼:華為生態(tài)與技術賦能的“雙重杠桿”
華為生態(tài)虹吸效應持續(xù)提升。從目前公開的信息看,M8的用戶畫像極為精準,預售階段60%訂單來自華為Mate/P系列手機用戶,老車主推薦率超90%。華為手機用戶與問界車主的高度重疊,印證了“人-車-家”生態(tài)閉環(huán)的黏性。
華為品牌信任背書影響力持續(xù)提升。鴻蒙智行累計交付70萬輛、問界M9年銷18萬輛的業(yè)績,強化了消費者對華為技術可靠性的信任。
華為技術壁壘構建起了穩(wěn)定的溢價能力。在鴻蒙智行旗下的品牌,受益于華為技術帶來的智駕與安全雙重優(yōu)勢,在M8上再次成為打開市場通道的核心要素。問界M8搭載的ADS 3.3高階智駕系統(tǒng)(支持車位到車位全場景感知)、七重安全冗余設計(含2000MPa潛艇級鋼材車身),直擊高端用戶對智能與安全的雙重剛需。
同時,這次在M8上,問界繼續(xù)強化續(xù)航與性能平衡性。從發(fā)布會透露的信息看,M8的CLTC純電續(xù)航310km、綜合續(xù)航1526km,配合5.2秒零百加速,兼顧經濟性與駕駛體驗。
M8的精準卡位。 問界M8的上市,體現了總問界品牌錯位競爭策略,填補問界M7(25-33萬)與M9(47-57萬)之間的價格帶,以“M9同款配置下放”形成性價比優(yōu)勢。
從小定用戶的行為分析,M8體現了從傳統(tǒng)豪車替代邏輯。問界M8的72%預售用戶來自BBA車主,45%為家庭增購需求,顯示其對傳統(tǒng)豪華品牌用戶的強吸引力。
從這三年來鴻蒙智行的發(fā)展來看,無論是M9改寫了中國豪華市場發(fā)展的產業(yè)路徑,還是中國新源汽車領域技術輸出的能力,鴻蒙智行或者說華為已經構建起了在汽車產業(yè)的穩(wěn)步提升的生態(tài)優(yōu)勢和不斷提升的技術能力,這為鴻蒙智行下的各品牌的發(fā)展提升了可靠的生態(tài)和技術保障。同時隨著BBA和上汽、廣汽、北汽和吉利這些全球最重要汽車企業(yè)加入華為技術的朋友圈,鴻蒙智行的產業(yè)影響力將進一步提升。
三、行業(yè)啟示:中國品牌高端化的“范式革命”
從鴻蒙智行這幾年的發(fā)展看,無論是問界M7的一鳴驚人,還是問界M9橫掃中國豪華車市場,成為現在以及未來50萬以上豪華車市場的領導者,其背后的依托仍然是技術和創(chuàng)新。
從問界M7到M9,再到現在的M8,華為在汽車市場實現了技術定價權思轉換。
從這次問界M8的四天大定5萬輛的結果來看,問界M8標志著中國品牌首次在40萬級市場掌握技術主導權。其通過智能駕駛、鴻蒙座艙等差異化技術,將“品牌溢價”轉向“體驗溢價”,重構高端車價值標準。
華為汽車生態(tài)協同實現了降維打擊。華為生態(tài)的跨終端聯動(如車家互控、手機無縫互聯)形成了生態(tài)護城河,傳統(tǒng)車企難以短期復制。這種“軟硬件一體化”模式或成未來競爭核心。
問界M8的上市,加速了市場格局的重塑。若問界M8月銷穩(wěn)定于1.5萬輛,或許這一數據有些保守,之前M7的銷量穩(wěn)定在2萬輛之上,將直接沖擊理想L8、蔚來ES8,并侵蝕寶馬X3、奔馳GLC等傳統(tǒng)豪車份額。公開數據顯示,問界M8首日訂單中27%為企業(yè)高管群體,凸顯商務市場滲透力。
M8如果占領35-45萬汽車市場的首位,配合M9已形成的在50萬以上豪華汽車市場格局,問界系列汽車將全面占領35以上豪華汽車市場的主導地位,而且隨著華為技術的不斷影響,未來中國豪華汽車市場,將會成為問界的天下。
四、高光下的隱憂
在中國汽車產業(yè)啟動的這次全球汽車產業(yè)變革中,競爭呈越來越激烈現狀,盡管問界M8開局亮眼,但風險依然存在。
賽力斯的交付能力面臨考驗,面對5萬輛大定量,需月產能超2.5萬輛,同時考慮到在上市一個月內不斷新增的訂單,賽力斯工廠擴產壓力陡增。如果再現當初問界M7上市后半年后才能提車的尬尷,對問界品牌會帶來不小的影響。
競品反撲將更加洶涌。雖然問界M8的大部分用戶來自于BBA,但同時也會給其它車企帶來不小的壓力,在多重因素的疊加下,無論是BBA的進一步降價,還是其它新能源車企營銷強化,都會將火力集中在問界M8上。特別今年以來出現的“華為行,我也行;我不行,大家都不行”的拿行業(yè)墊背惡劣輿論趨勢,將對問界M8,乃至于鴻蒙智行整體品牌進行攻擊。
多品牌搏弈如何破解。4月16日,傳聞已久的鴻蒙智行下的第五界——尚界正式官宣,這是華為與上汽合作的品牌,據發(fā)布會的信息顯示,這合作已經開始了半年以上,下半年會有產品上市。至此華為與賽力斯、吉利、北汽、江淮和上汽合作的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和尚界全部集結完畢,就鴻蒙智行而言,多品牌合作,資源分散或許會影響到問界獨特性,同時各品牌之間在用戶群體和價格上的重疊,也會給問界M8帶來影響,這將進一步考驗鴻蒙智行多品牌運作的能力和智慧。
從問界M8上市就火爆的現實來看,這是一場“技術信仰”對“品牌迷信”的勝利。
問界M8的爆發(fā)并非偶然,而是華為“全棧自研+生態(tài)協同”戰(zhàn)略的必然結果。其以用戶需求為中心,通過技術迭代與精準定位,在高端市場撕開突破口。這一案例證明:在智能電動車時代,中國品牌已具備顛覆傳統(tǒng)豪車格局的能力,而“硬核技術+生態(tài)黏性”將成為未來十年競爭的主旋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