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新聞網消息,近期,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表示,俄烏沖突終將通過外交方式結束。他坦言,俄羅斯無法完全占領烏克蘭,烏克蘭也缺乏全面解除俄方占領的實力,這一現實使外交途徑成為解決沖突的必然選擇。澤連斯基強調,烏克蘭堅決不承認被占領土歸屬于俄羅斯,并宣布將全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這場沖突。他指出,談判形式會豐富多樣,有三邊談判,也會有雙邊談判。在他看來,基于當下局勢,從外交層面這場戰爭定會走向終結。
而俄羅斯總統普京此前在相關問題上也表達過強硬立場。普京要求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這是俄羅斯一直以來的核心訴求。北約持續東擴,烏克蘭一旦完全倒向北約,俄羅斯認為其西部戰略緩沖空間將被極大壓縮,國家安全面臨嚴重威脅。在軍事方面,普京希望烏克蘭接受軍事規模限制,防止烏克蘭軍事力量對俄羅斯再度構成潛在威脅。在領土問題上,普京傾向于凍結現有戰線,這意味著俄羅斯對目前已控制的烏克蘭部分地區有一定的主張。這些條件反映出俄羅斯在這場沖突中的基本訴求,也顯示出普京在沖突結束方式上的強硬態度。
澤連斯基(資料圖)
從美國方面來看,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在俄烏沖突問題上有諸多動作。特朗普曾承諾快速結束俄烏沖突,自今年1月重返白宮,他簽署行政命令暫停美國所有對外援助計劃90天,其中對烏克蘭的援助是重要部分,還一度暫停向烏克蘭運輸武器,試圖借此向烏克蘭施壓推動和談。為了促使俄羅斯走向談判桌,特朗普軟硬兼施,兩次與普京通話,甚至揚言如因俄方原因無法達成俄烏?;饏f議,美國可能對俄石油買家征收“二級關稅”。
不過,美國對俄羅斯的政策有著深層次的多方面考量。基于歷史、文化、傳統等因素,美國長期以來形成一種固化認知,即必須利用一切機遇和可能弱化俄羅斯,使其無法對美國和西方重新構成真正的挑戰,這是美國對俄羅斯政策的基礎。美國在俄烏沖突中,一方面通過軍事援助烏克蘭將俄羅斯拖入持久作戰的泥潭,配合對俄經濟制裁,進一步削弱俄羅斯國力;另一方面,糾集西方國家一致針對俄羅斯這個共同的“敵人”,強化對歐洲的掌控,鞏固美國的“領導地位”,打壓法德等歐洲大國“戰略自主”的想法。
美國(資料圖)
此外,美國還想借此掐斷俄歐不斷走近的經濟聯系,尤其是能源貿易,讓美國能源公司填補空白獲取經濟利益,同時也為美國的軍工復合體牟利,畢竟“世界越亂,美國越賺”。
國際社會對于俄烏沖突的結束也十分關注。聯合國呼吁雙方遵守?;饏f議,為和平談判創造條件。眾多國家希望俄烏沖突早日結束,減少人道主義災難,恢復地區和平穩定。但由于俄烏雙方在核心利益訴求上存在巨大分歧,加上外部勢力的干預,使得沖突結束的進程變得極為復雜。
澤連斯基(資料圖)
若俄烏沖突繼續延續,對俄烏雙方而言,軍事上,雙方將繼續承受人員傷亡和裝備損耗;經濟上,本就因沖突受到嚴重沖擊的兩國經濟將進一步衰退,民生問題也會愈發嚴峻。對國際社會來說,能源價格可能繼續波動,影響全球經濟復蘇,地緣政治格局也將持續處于不穩定狀態。
目前來看,俄烏沖突的結束方式仍迷霧重重。澤連斯基提出的外交解決途徑雖有一定合理性,但與普京的強硬訴求之間存在巨大鴻溝。美國的態度和行動在其中也起著關鍵卻復雜的作用,國際社會的斡旋努力尚未能有效推動雙方走向實質性和談。未來,俄烏沖突究竟會走向何方,是以和平談判的方式結束,還是在沖突的泥沼中繼續深陷,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