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北京4月22日電(記者 凌萌)4月21日,在第30個世界讀書日來臨之際,北京大學附屬小學以“AI時代,我們的閱讀與創作”為主題,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跨界對談活動?;顒友埲斯ぶ悄芗夹g專家、兒童教育專家與兒童文學作家同臺探討,為師生呈現了一場科技與人文交融的思想盛宴,上地學區多所兄弟學校的師生代表也受邀參與了這場富有啟發性的對話。
專家與師生代表合影
跨界對談:AI賦能閱讀,人文引領創新
活動在充滿童趣的學生主題視頻《暢想未來:我的AI讀書伙伴》中拉開帷幕。視頻中,孩子們暢想AI作為閱讀伙伴的未來場景,展現了科技與閱讀結合的無盡可能。
學生視頻《暢想未來:我的AI讀書伙伴》
隨后,北京大學黨委常委、 副校長任羽中在致辭中強調:“無論技術如何革新,文字中承載的人文精神、思想火花和情感溫度,始終是AI無法替代的?!彼膭顚W生善用技術工具,用書籍滋養心靈,用思考沉淀智慧,用創作表達獨一無二的自我。
北京大學黨委常委、 副校長任羽中
在核心環節的專家座談中,三位專家圍繞“AI對小學生閱讀與創作的影響”及“AI時代提升閱讀與創作能力的方法”展開深度對話。
專家對談
北京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王騰蛟從技術視角解析AI對兒童閱讀、創作的影響,通過《紅樓夢》等經典名著的文本分析案例,生動展示AI如何輔助閱讀,“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AI可以幫助同學們發現更多文本細節,提供全新的閱讀視角,但技術解析不能替代深度閱讀?!?/p>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編輯室副主任何致文提出具體AI應用建議,如可以將AI作為智能伴讀伙伴“交流‘張飛與武松誰更強'這類跨文本問題,通過故事接龍激發創意。她特別提醒學生:“記錄生活小確幸,保持天馬行空的好奇心,堅持整本書閱讀……這都是AI無法替代的成長密碼。”
兒童文學作家張菱兒結合創作實踐指出,很多經典著作都源自作家獨特的童年體驗,這是AI無法復制的生命記憶。她鼓勵同學們,在AI時代,也要堅持閱讀、積極思考,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用心表達,拒絕“AI腔”,形成自己獨一無二的創作風格。
學生宣言:以書為翼,翱翔未來
全體學生現場書寫“AI時代閱讀宣言”。一張張卡片上,“AI時代,我們更要奮力閱讀!”“我要用AI查資料,但堅持自己寫故事”“讀萬卷書,做獨一無二的我”等真摯話語,展現了孩子們對閱讀與科技的思考。這些宣言將被制成“宣言墻”,陳列于北大附小圖書館,成為學子成長的見證。
同學們現場書寫AI時代的閱讀宣言
授牌儀式:共建閱讀創新生態
活動中,北大附小圖書館新匾額揭幕儀式成為亮點。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通過視頻為學校送上題詞,北京大學附屬小學黨委書記王添淼與嘉賓代表共同為匾額揭幕。北大附小教育集團各個分校也都掛上了同款匾額,象征著學校對閱讀傳統的堅守與未來的期許,激勵莘莘學子專心學習,暢游書海。
北大附小圖書館新匾額揭幕
北大附小教育集團各校區圖書館都掛上了新匾
現場同步舉行“中少總社閱讀+合作?!笔谂苾x式,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黨委書記郭峰向學校授予專項銘牌,未來雙方將強化資源整合,共同構建“閱讀+”教育新生態。此次合作將為學校閱讀教育注入數字化新動能,助力學校成為AI時代閱讀創新的標桿。
此次跨界對話不僅為師生提供了前沿視野,更點燃了孩子們探索未來的熱情。期待在AI時代,每一位北大少年都將以閱讀為翼,在科技與人文的交織中,書寫獨一無二的人生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