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工業大學舉行春招
22歲本科畢業生苗同學
主動在現場向廣東省陽江市市長
推薦自己
同在現場的校長笑稱:
市長來1小時,你“耽誤”他10分鐘
相關視頻引發廣泛關注
據了解,苗同學是湖南工業大學鋼琴專業的學生,他希望自己能夠成為一名鋼琴老師。
這次招聘會是廣東陽江市“百萬英才匯南粵”湖南引才專場活動的湖南工業大學站,苗同學聽說會有一些廣東陽江市的學校提供教育類崗位,便想著去看看是否有合適機會。
苗同學稱,自己并不是第一個沖上去的人,在看到陽江市市長后,他有些猶豫,但看到另一位同學先上去了,他也拿著簡歷趕緊上前,并請同學幫忙記錄下過程。
陽江市市長余金富接過他的簡歷,看到他念音樂學,先是來了一波高情商地“反向推介”:“陽江是一個藝術之鄉,陽江人特別喜歡音樂美術、詩詞書畫?!?/strong>
在場的校領導稱,“這是一個不解之緣,市長在工大校園里留下了美好的瞬間”。
對于苗同學的行為,有網友夸贊其“敢想敢做”,也有網友質疑他是在博眼球。
據九派新聞消息,苗同學回應稱,“看到機會難得,就勇敢地上了,沒有覺得有什么。而博眼球這一點,我感覺沒有,就是很正常的求職。”
據了解,苗同學在此次招聘會上,共向陽江市3所學校的音樂教師崗投了簡歷。其中一所公辦學校老師說,他們此次主要引進高層次人才,苗同學本科學歷暫不符合此次引進條件。
另兩所民辦學校老師稱,應聘該崗位雖不用筆試,但有面試、試講等考核程序,“是公平公正的,不會因為跟市長握手就特殊對待。”
青年時評
求職第一步,就要有豁出去的勇氣
青年報·青春上海評論員 張逸麟
湖南工業大學春招會上,一位苗同學的毛遂自薦,在互聯網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不少網友為男生的勇氣和自信點贊,這種抓住一切機遇積極求職的心態值得傳播。也有網友認為這一步雖然很勇敢,但似乎步子邁得太大了一點,甚至有作秀之嫌。
當前,確實有不少應屆畢業生面對求職的第一步躑躅不前。有的同學怕第一份工作不如意,反而失去“應屆生”的身份,徹底斷了后續的發展可能,因此不敢輕易嘗試就業。而有些同學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有非常充分的準備,卻生怕第一份工作與心中的職業畫像出現偏差,秉持“寧缺毋濫”的心態避免試錯。謹慎的就業觀并沒錯,可自我設限,只會把求職路越走越窄,徒增就業焦慮。
作為畢業生,既可以篤信“是金子就會發光”的理念,也要有讓金子破土而出的意識。正如毛遂與平原君“論錐”,“早點把我放進袋子,錐子早就扎出來了”,早一些投身就業的大袋子,個人才有破袋而出的機會。
因此不必嘲笑苗同學的“不自量力”,市長的“1小時”恰恰就是為了幫助學生們能獲得更多的“10分鐘”。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國家也在不斷加大力度助力畢業生實現就業。今年4月8日,中辦、國辦就高校畢業生就業印發相關意見,旨在加快構建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就業服務體系。其中包括健全就業實習與見習制度,推動高校生進一步對接用人市場;強化校園招聘和就業市場服務,打造更優的招聘資源共享平臺;建立專業化就業指導教師隊伍,為求職心切的學生們指點迷津,排解迷茫與焦慮……這一條條意見措施,都是為了幫助畢業生更順利地開啟職業生涯。
國家大力促進就業,卻并非一個巴掌能拍響,為應屆畢業生鋪的路再好,還是要靠同學們勇敢地邁出第一步,踏踏實實走好每一步。高校畢業生就業,不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也不是拉拉鏈輕松一步到位。浙江理工大學鼓勵學生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科學做好職業規劃,并積極將規劃付之于就業行動。扎實培養專業技能,理性調整就業期望,進一步也許就是海闊天空。
數字經濟浪潮下,求職已從“靜態靶心”轉變為“移動標靶”,畢業生既要建立清晰的職業錨點,也需掌握持續校準目標的能力,更應該擺正心態積極主動出擊。勇敢點,邁出求職第一步,以開放的姿態擁抱新的就業形勢。
來源:中國青年報、瀟湘晨報、九派新聞、極目新聞等
青年時評:青年報·青春上海評論員 張逸麟
責任編輯:粟瑤
校審:姚佳森
終審:沈蔚
點亮點贊、在看
在評論區聊聊你的看法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