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約1380字,閱讀需要4分鐘
戰艦冠以城市之名,戰艦得以城市之魂——昨日(2025年4月21日),于藍天大海之間,隨著幾聲汽笛聲響起,海軍成都艦緩緩停靠在青島奧帆中心碼頭,將于23日至27日對公眾開放,這也是成都艦第一次與公眾見面。4月21日,記者“零距離”感受大國重器的威嚴。
進港!海軍成都艦首次對公眾開放
今年是人民海軍成立76周年,萬眾期待的艦艇開放活動將于近日開啟,屆時面對公眾亮相的“明星”艦艇之一就是海軍成都艦。成都艦,舷號120,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052D型導彈驅逐艦,2019年入列,已圓滿完成重大戰備訓練任務30余項。
這場特殊的“艦面會”上,記者登艦,參觀成都艦的飛行甲板、主炮、垂發裝置等,“零距離”感受國之重器,感受軍民同心的深厚情誼,觸摸強國強軍的時代脈搏。
據了解,艦上有包括來自成都的船員在內的近10名川籍艦員。
城艦同名,情義相連。2019年,成都艦與成都市共同簽署艦城共建協議書。2022年,進一步拓展補充協議,開啟雙擁共建新篇章,用青春之名展現城市力量,以熱血之心逐夢遠洋大海。
“00后”成都人和成都艦一起成長艦上炊事員“組團”到成都學川菜
記者在成都艦上看到,艦上有不少的成都元素。
在成都艦艦艏和干擾彈平臺,分別設置了不同形象的大熊貓雕塑,看起來憨態可掬,十分可愛。在成都艦銘牌上,有“成都艦”三個字。在艦內,掛有描繪成都景觀的《天府之源》掛畫,青城山、都江堰清晰可見。在艦訓上,有太陽神鳥、三星堆青銅面具等四川元素。
▲艦訓
成都人龔璽是成都艦上的一名艦員,今年20歲。此前,龔璽是沈陽航空航天大學的一名在校大學生。2024年,龔璽在校入伍,同年來到成都艦。
▲龔璽
來到艦艇一年多,新兵龔璽也跟隨著成都艦慢慢成長,“進入成都艦后,我在專業能力上有一些成長,還需要跟班長多多學習。我對我國的海軍裝備和作戰能力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我非常榮幸,能夠在家鄉艦上服役。作為一名在內陸城市長大的小孩,我從小對大海就非常向往,能夠成為成都艦的一名海軍,感覺非常自豪。”龔璽剛登上成都艦時,“我就給家里人打了電話,說‘我在成都艦服役!’”
4月23日,北部戰區海軍將開啟海軍艦艇開放活動。屆時,各地人民都會來成都艦參觀,“我非常開心,說實話我已經有一年多沒說過四川話了。在這里,我向四川家鄉父老發出邀請:‘我在成都艦,等大家來參觀。’”龔璽說。
在成都艦,每天的菜單豐富多樣,不乏螞蟻上樹、魚香茄子、酸菜魚等特色川菜。每一個食堂餐盤,正中間都印有成都艦三個字,還有一個可愛的大熊貓形象。
成都艦炊事班班長盛尚益是四川宜賓人,2020年,他調入成都艦工作,從炊事員一步步成長為炊事班班長。作為川籍廚師,盛尚益也把四川美味帶進了成都艦。“成都艦的菜品以川菜為主,因為長期出海,艦員們需要一些口味比較重的菜品,川菜正好符合這樣的菜品特色,艦員們也很喜歡。”
▲盛尚益
麻婆豆腐、水煮肉片、辣子雞,盛尚益和炊事員們制作的一道道川菜,都很受艦員歡迎。
為了更好地為成都艦艦員提供服務,成都艦每年還會派出2-3名炊事員前往成都學習烹飪技能。目前,成都艦已經有12名炊事員到成都學川菜,“每次培訓為期兩個月,學習內容以川菜為主,炊事員都取得了高級廚師的資質。”
來源:成都發布
編輯:侯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