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鄉村振興的“活力細胞”,正以其獨特的魅力,激活鄉村發展的“一池春水”。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著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為鄉村特色產業發展、聯農帶農機制完善、農民增收渠道拓寬指明了方向。
我們將走進田間地頭,探訪車間倉庫,用鏡頭捕捉合作社帶頭人的智慧與汗水,用文字記錄社員們的奮斗與夢想。在這里,您將看到他們如何以“抱團發展”破解“單打獨斗”的困境,以“綠色轉型”守護洱海碧波,以“科技賦能”提升農業質效。每一篇報道,都是對鄉村振興戰略的生動詮釋;每一個故事,都是對農民合作社力量的深情禮贊。
大理市供銷社與大理市融媒體中心攜手推出【合作社的力量】專欄,旨在深入挖掘合作社在鄉村振興中的生動實踐和寶貴經驗,為您呈現一幅幅鄉村振興的壯麗畫卷,見證一個個富民強村的精彩篇章。
今天推出系列報道第八期——《大理市銀東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菜園子”里種出好日子》。
清早,馬云雄正在地里查看洋芋苗長勢,作為大理市銀東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管理人員,他每天都會早早來到田間地頭,關注農作物的生長情況。這片土地上,不僅承載著合作社的希望,更寄托著周邊農戶增收致富的夢想。
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3月,位于大理市大理鎮才村,經過多年的發展,合作社已逐步構建起一套成熟且多元化的經營模式,業務范圍廣泛覆蓋蔬菜種植、谷物種植、水果種植,以及谷物、新鮮蔬果的銷售領域。
不僅如此,合作社還積極拓展產業鏈上下游服務,提供農產品的生產、銷售、加工、運輸、貯藏等全方位服務,并延伸至農業技術開發、轉讓、推廣以及農耕、農業機械出租等農事服務,形成了完整的農業產業生態體系。
馬云雄
合作社管理人員
合作社目前種植面積有130多畝,種的品種比較多,有紫心洋芋11畝、普通洋芋 80多畝、菜花種7畝、梨樹8畝,玉米20多畝 。
馬云雄介紹,合作社年均經營服務總額達110萬元,種植規模也頗為可觀。目前,合作社固定工人有11人,到了農忙高峰期,用工人數能達到70至80人,工人工資按天結算,每人每天110元。
而在合作社的另一邊大棚里,育苗項目負責人王興高正忙碌著。
王興高
合作社育苗項目負責人
我們育苗主要育有玉米苗、白菜苗、萵筍苗、西蘭花苗等六七個品種,總共有2萬多盤。通過大棚育苗,控制了溫度、光照、濕度,實現全年都能培育,效益較好。
通過大棚育苗技術,合作社成功控制了溫度、光照、濕度等環境因素,實現了全年都能培育優質種苗的目標。這不僅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也為合作社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合作社的發展不僅帶動了周邊農戶的就業,更在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合作社自成立以來,年均經營服務產值達150萬元,帶動農戶數上百戶,社員年收入顯著提高。2024年,合作社可分配盈余總額達21.65萬元,社員收入比當地非社員農民人均高出1萬元。
在合作社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加入到蔬菜種植的行列中來。他們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勞務輸出等多種方式與合作社建立合作關系,實現了增收致富的目標。
展望未來,大理市銀東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將繼續秉承“帶動群眾增收、促進就業”的發展理念,不斷拓展經營領域和服務范圍,為當地農業的發展和農民的增收作出更大貢獻。
記者:楊雨 謝華新
編輯:向紅玉
值周:胡亞玲 楊丹妮
主編:李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