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楊晨大神
當林丹在2019年寫下那句“獨自上場,沒人陪我了”時,全世界的羽毛球迷都明白——那個屬于“林李大戰”的黃金時代,終究落幕了。
點擊播放
作為與林丹纏斗19年的“一生之敵”,李宗偉的職業生涯像一部精心設計的悲劇劇本:69個公開賽冠軍、376周世界第一的羽壇神話,卻始終與奧運金牌、世錦賽冠軍咫尺天涯。
2004年的湯姆斯杯,是林丹和李宗偉的初次見面。當時已貴為“超級丹”的王牌林丹,贏下了初露鋒芒的李宗偉。誰也沒想到,這場相遇開啟了羽壇最偉大的:“林李時代”。
12年倫敦奧運決賽的19-21,13年世錦賽決勝局因抽筋退賽的無力,16年里約半決賽22-20的絕地反擊……林丹曾說:“沒有李宗偉,我的冠軍含金量不會這么高。”而李宗偉則坦言:“林丹讓我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
他們的對決早已超越勝負,將羽毛球推向美學巔峰。但命運的殘酷在于,當李宗偉終于在2016年跨越林丹這座大山,等待他的卻是正值巔峰的諶龍——體力透支的他,只能目送對手登頂,第三次戴上奧運銀牌。
李宗偉的職業生涯始終被頂級對手環繞。早期與林丹爭霸,中期遭遇諶龍崛起,末期又面臨安賽龍、桃田賢斗的沖擊。即便在2016年擊敗林丹,他卻不得不直面更年輕的諶龍;當諶龍狀態下滑時,37歲的他已扛不住鼻咽癌的侵襲。
2013年世錦賽決賽,他因腿部抽筋被擔架抬出賽場;2012年倫敦奧運靠打止痛針堅持到最后一分;甚至因誤服含禁藥成分的冬蟲夏草遭禁賽……這些細節拼湊出一個“總差一口氣”的悲情劇本。
而2018年的鼻咽癌,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或許他不是我們常說的 “勝者為王”。可是李宗偉卻用自己的經歷寫就,不懈拼搏才是競技場最值得尊重的品質。
可正是這種不完美,讓李宗偉成為無數普通人的精神圖騰。他像極了每個被生活捶打卻不肯倒下的我們——拼盡全力仍可能失敗,但堅持本身就是對命運最優雅的反抗。“即使失敗,它在我生命中鑿刻下的痕跡,也將會是光榮的印記。”——李宗偉
國內輿論總以“大賽金牌”論英雄。石宇奇因傷退賽被罵“懦弱”,諶龍奧運銀牌被嘲“不如林丹”。而李宗偉,這位“無冕之王”,反而成了最特殊的例外。極致努力未必等同勝利,但堅持與努力足以超越金牌的定義。
如今,石宇奇還陷在“唯大賽金牌論中(無奧運會金牌、世錦賽金牌,真的是他不夠努力嗎?)”,我們不妨想想李宗偉——他從未站上最高領獎臺,卻讓全世界記住了他的名字。這何嘗不是另一種勝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