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全世界發生了一件大事,外貿生意變成了“地獄級”難度。東哥就很有覺悟,立刻啟動2000億出口轉內銷扶持計劃。我雖是小卡拉米,但碰到好的外貿轉內銷產品,能推就推一下。
今年我賬號影響力越做越大,吸引了深圳耳機工廠老板尋求合作,他之前主要做代工和外貿,今年才轉型做自有品牌“領前”,但外貿仍占大頭。
前兩個月,我寫過他家的骨傳導和耳掛式兩款耳機,雖然音質不算拔尖,但價格和售后挺好。目前他家天貓官旗店的服務分上升到4.8(滿分5),這也是我愿意繼續寫的前提。
當然,骨傳導和耳掛式都并非“音質向”耳機。這次老板從十多款外貿出口的耳機樣品中,挑出了2款最能打的頭戴式耳機,正好是純“音質向”耳機。
馬上五一小長假了,可以帶出去浪
這倆外貿品牌你肯定沒聽過,外觀和配色略有差別,包裝可能會隨批次變化。但最大區別是配置,左邊是藍牙5.4芯片還帶ANC主動降噪功能,右邊是藍牙5.3芯片且不帶降噪,重量也相差42.4克。
為了便于區分,我簡稱為高配版和低配版,全文主要測試高配版。
經過對比發現,低配版雖然沒有降噪功能,卻多出另一個功能,那就是內置TF卡槽,可以聽TF卡的本地歌曲。
值得夸贊的是,這兩副耳機都是物理按鍵,比觸控式按鍵好用,不容易誤觸。但按鍵手感比較生硬,按下去有“咯吱”聲,細節方面要加油。
至于佩戴舒適性,兩款耳機的頭梁寬度和曲率差不多,拉伸幅度都是2.5厘米,我的頭圍算大的,戴著不覺得夾耳朵,松緊度挺合適。
我讓媳婦戴了一天,她也覺得舒適度適中。不過由于兩款重量不同,高配版213克掂量起來的手感更好,不會輕飄飄,而低配版171克戴起來沒壓墜感,戴久了脖子不易累,看自身喜好吧。
進入使用環節,我用小米15手機搜高配版,藍牙名稱顯示為“ANC-BT”,連接后可以看到“AAC”后綴,說明支持高品質的AAC音頻傳輸。
加上高配版支持ANC主動降噪,只要按下ANC按鍵就能啟動,最大降噪深度是-22dB,可以過濾尖銳雜音和寬頻噪音。我吹著電風扇聽歌,開降噪和關降噪就很明顯。
重點聊下音質,高配版采用了40mm的叭體,我搭配網易云音樂VIP會員聽了一禮拜的歌,人聲干凈透亮,尤其是聽女聲很舒服,搞得我最近經常聽王心凌和蔡健雅的歌。
高配版只能藍牙連接手機聽歌,對音質有要求的話,可以下載高碼率音樂本地播放,或者配合在線音樂APP去聽無損格式。然后打開ANC主動降噪可以有效隔絕外部噪音,增強聽歌的臨場感。
我還用Beyond的搖滾來測聽低音,沒有像入耳式耳機那樣過度澎湃的低音下潛感,調音恰到好處,聽感還不錯。但如果超過2種樂器聲交織在一起,還是帶有渾濁感,這價位難以避免。
我還發現,這耳機100%音量太猛了,其實70%就夠大聲了。至于續航時間,頭戴式耳機體積夠大,能裝下大容量電池,續航普遍都不差。根據廠商數據,高配版內置400mAh電池,開啟/關閉ANC降噪分別可以聽歌30小時和40小時以上。
最后,我媳婦是用1699元的索尼XM4頭戴式耳機,耳罩部分也可以旋轉90度,方便外出收納。經過我跟媳婦輪番聽音對比,這款外貿耳機大概能達到索尼XM4的六成降噪+七成音質+八成舒適性,但價格卻是索尼的二十分之一。
它的原價是這樣:高配版(帶降噪)129.88元,低配版(不帶降噪)109.88元,還有黑色和粉色可選。但是我跟老板周旋幾天,總算把價格打下來了
你們去天貓或淘寶搜“領前影音旗艦店”,找到唯一頭戴式耳機鏈接,再問客服回復“雞哥”二字領取40元專屬優惠券,加上好評返現5元,最終高配版低至84.88元,低配版低至64.88元,相當于打了6折,領券限時48小時內,不買也可以囤一張。
即便它算不上索尼頭戴的廉價平替,但幾十元價格會超預期,這就是源頭工廠“按料定價”的厲害之處,沒有品牌溢價,剛需可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