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直擊
犯罪嫌疑人林某、鄭某某未經縣級林業部門審批,對某鄉村道路兩側山場進行非法采挖青石、風景石,非法占用農用地9.09畝(含生態林4.82畝、一般用材林4.27畝)用于修路。承辦檢察官依法進行嚴格審查,固定證據后以涉嫌非法占用農用地罪提起公訴,犯罪嫌疑人被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并處罰金八千元。同時責令當事人繳納生態修復金一萬元,以實際行動守護羅源的青山沃土。
案例2直擊
2024年6月,犯罪嫌疑人張某某、李某某、楊某架設捕鳥網獵捕到2只畫眉鳥,被民警當場查獲,經鑒定,涉案畫眉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只畫眉鳥共計價值人民幣10000元。承辦檢察官認為,此三人涉嫌非法狩獵罪,其中李某某、楊某犯罪情節較輕,畫眉鳥為活體,且自愿認罪認罰并主動繳納生態修復金一萬元,于是依法召開公開聽證。
為積極貫徹落實“海上福州”發展戰略,羅源、連江兩地法檢機關開展環羅源灣海域生態環境司法保護跨區域共建活動,四家單位共同簽訂了《關于建立羅源灣生態環境司法保護跨域協作機制的意見》,通過跨區域、跨系統聯動,探索生態司法保護新路徑,構建“司法審判+檢察監督”一體化的羅源灣海域生態保護格局,讓羅源灣的天更藍、海更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
羅源縣檢察院持續落實《關于建立“林長+檢察長”工作機制的意見》,與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以“檢林攜手護綠 共筑生態屏障”為主題,在濱海檢察室生態司法保護基地共同開啟了一場“檢察藍”守護“生態綠”的生動實踐。檢察長與林長共同種下象征檢林協作的“共建紀念樹”,并帶領干警與工作人員開展植樹行動,揮鍬鏟土、培土圍堰、提水澆灌,陽光浸潤的泥土里,鐵鍬與樹苗正書寫著春天的誓約。
這不僅是生態修復的延續——近年來,羅源檢察通過“補植復綠”機制已累計補植林木81.81畝,挽回礦產資源損失318萬余元,更是一次生態理念的傳遞——從見證5只國家一級保護海龜重返海洋,到督促整治非法采礦復綠山林;從增殖放流128.4萬尾魚苗修復水域,到聯動跨區域治理海漂垃圾,羅源縣檢察院始終以“專業化監督+恢復性司法”筑牢生態防線。
供稿|第二檢察部 范夢楠
本文由羅源縣檢察院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