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企業預警通披露信息顯示,方正富邦基金違反稅收管理規定,存在不履行代扣代繳義務,應扣未扣、應收而不收稅款的行為,被國家稅務總局北京分局處以責令整改并罰款39.83萬元的行政處罰。
圖片來源:企業預警通
盡管罰款不足40萬元,但這一處罰暴露了公司稅務管理的疏漏。此次處罰的直接責任人系方正富邦基金財務總監鄒小兵,而這位2024年2月剛剛履新的財務負責人,此前并無公募基金行業財務管理經驗。
公開資料顯示,鄒小兵此前曾任平安銀行總行計劃部副經理,中國金幣深圳經銷中心人事、行政、市場負責人,深圳前海金融資產交易所機構業務部、產品部高級總監,平安理財市場營銷部資深經理等職位,2023年9月加入方正富邦基金后,僅用3個月時間便從財務企劃部負責人升任財務總監,2024年2月鄒小兵接替向祖榮擔任財務負責人時,其履歷中未見財務管理專業背景或實踐經驗。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處罰并非“方正系”首次遭遇稅務合規問題。作為方正富邦基金的控股股東,方正證券近年來頻繁因稅務問題 “踩雷”,2024年10月,國家稅務總局深圳市福田區稅務局公告顯示,方正證券深圳梅林路營業部因增值稅及城市維護建設稅欠繳2.2萬元被通報,盡管金額較小,但這是其兩年內第二次因稅務問題被監管點名。更早前的2023年,方正證券曾因兩融業務收入未及時申報增值稅,被深圳證監局出具警示函,涉及稅款金額達146萬元。頻繁出現的稅務合規漏洞,既反映出相關責任人員專業能力的不足,也暴露出“方正系”在財務內控機制建設上的缺陷與不足。
方正富邦基金的管理層用人邏輯暗藏矛盾,這家管理規模超800億元的公募機構,核心崗位卻由“新手”擔綱。從歷史軌跡看,這種反專業主義的用人偏好似乎早有清晰脈絡,現任總經理李長橋2017年從方正證券零售業務部“空降”履職,其職業生涯此前毫無公募基金產品管理經驗,卻在資本棋局中意外執掌這家中型基金公司的戰略舵盤。
這種“外行主導”的治理模式,與公募行業對投研專業性、合規嚴謹性的本質要求形成劇烈沖突。在李長橋八年任期內,方正富邦基金累計凈利潤達-3422.87萬元,呈現“規模擴張與效益倒掛”的畸形發展態勢。據方正證券最新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方正富邦基金實現營業收入2.66億元,同比下降2.26%,凈利潤驟降至0.26億元,同比降幅高達42.53%,盈利能力較2023年已接近腰斬。
圖片系方正富邦基金營業收入與凈利潤情況
數據來源:企業預警通、機構之家
在李長橋2017年履新初期,正值國內ETF市場爆發式增長階段,李長橋隨即提出方正富邦基金重點打造全譜系ETF產品矩陣的戰略,然而7年時間過去,至2025年4月22日,方正富邦基金旗下五只ETF產品合計規模不足10億元,且近半數產品成立以來累計收益率為負,其中方正富邦中證科創創業50ETF自2021年成立以來虧損幅度高達-42.26%,在同類2849只基金中排名第2528位。
圖片系方正富邦基金旗下ETF產品收益情況
數據來源:Wind
具體到產品運作,李長橋的“外行”特質尤為明顯。其曾管理的方正富邦創新動力混合基金在2020-2021年任職期間虧損29.95%,大幅跑輸業績比較基準5.88%,在全市場同行業1263只基金中位列倒數第一。更值得注意的是,該基金在李長橋接手前是一只年化回報18.69%的 “績優基”,但在其任期內因重倉押注新能源車產業鏈導致凈值遭遇“腰斬”。
這種管理錯位似乎正形成系統性風險傳導,基金產品設計重任交由毫無公募基金管理經驗的李長橋,財務合規重任委托給毫無稅務合規經驗的鄒小兵。合規性與專業性本應是生命線,但方正富邦基金似乎將管理層核心崗位作為“人事安排”籌碼,其引發的多米諾效應不僅沖擊專業護城河,終將反噬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