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浦濱江,有一個各類兒童友好公益活動的“大本營”,就是位于綠之丘的楊浦濱江婦兒之家。近日,楊浦區婦兒工委辦聯合上海木偶劇團在楊浦濱江婦兒之家舉辦“海派木偶奇遇記”藝術展+非遺文化體驗活動。這場“走入式木偶特展”通過展覽導賞、皮影制作,讓孩子們沉浸式感受非遺技藝與現代審美的創新融合,更讓他們深切感受到“古老的文化”怎樣在現代科技的輔佐下一步一步傳承和革新。
古老文化穿上現代環保新衣
走進位于楊浦濱江婦兒之家一樓的童伴Land展廳內,海派木偶奇遇記藝術展吸引了很多親子家庭觀摩。陳列的四大木偶藝術形態生動展現非遺傳承脈絡。
海派杖頭木偶通過輻射式折紙技法塑造幾何平面造型,提線木偶最多可操控64根絲線展現細膩動作,“關節提線越多動作越細膩,這個提線木偶需要同時控制頭、背、腿等16個部位,特技表演時提線可達64條。”工作人員悉心講解。
重點展出的創新皮影戲《花木蘭》突破傳統呈現方式,采用電影銀幕級布架和多媒體投影技術,將“戰馬奔騰”等場景以立體特效呈現。通過講解,孩子們了解到非遺文化的演變史,這種古老的文化還疊加了現代環保元素。
展板資料顯示,上海木偶劇團在保留獸皮雕刻工藝基礎上,創新采用環保PVC材質,通過電腦設計打印實現造型標準化,既傳承古法又契合現代環保理念。
兒童友好的實現離不開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如今,來自五湖四海的社會單位和資源紛紛加入到兒童友好建設的“朋友圈”中,成為楊浦“童伴Land”共建聯盟共建單位,這間“楊浦濱江婦兒之家童伴Land房間”已經成為共建單位的兒童友好公益展出“大本營”。
上海木偶戲劇團是楊浦“童伴Land”共建聯盟首批共建單位。“這些提供展覽資源的共建單位還會舉辦和孩子們的互動活動,有上海木偶戲劇團的專業人員為孩子們講解展覽,指導他們親手制作皮影。”楊浦區婦兒工委辦工作人員介紹。
方寸皮影凝聚文化傳承初心
二樓白玉蘭開心家園化身為非遺工坊,親子家庭們正在制作《花木蘭》主題皮影。“顏料要少蘸水多滲透,PVC材質比傳統獸皮更易上色。”上海木偶劇團指導老師穿梭在課桌間示范要點。
“白玉蘭開心家園”的墻壁上,對“兒童+技能”“兒童+教育”“兒童+體育”“兒童+科普”等系列“兒童+”特色項目進行了精彩回顧,形成了“兒童+”系列特色展示墻,也喻示著這里是各類兒童友好活動的“據點”。“2025年,‘兒童+’系列會舉辦更多精彩的活動,我們將進一步提升兒童友好服務品質。”區婦兒工委辦工作人員表示。
經過半小時創作,花木蘭持劍英姿漸顯雛形。“先涂色再剪裁,最后用搭扣連接關節裝主桿。”孩子們按照標準化流程逐步組裝。當燈光穿透彩色皮影映出斑斕影子時,現場爆發出歡呼聲。一位母親感慨:“孩子說要把這個環保皮影帶回家演故事,非遺文化真的‘活’起來了。”
活動現場,上海木偶劇團工作人員透露:“我們每場演出后都開設手工課,培養了許多‘非遺小傳人’。”這種“展演+體驗”模式,正是楊浦區婦兒工委辦“美育計劃”的重要實踐——通過聯動社會資源,構建多層次藝術教育網絡,讓傳統文化在年輕一代手中永續傳承。
從杖頭木偶的幾何美學到提線裝置的機械智慧,從皮影材質的環保革新到多媒體技術的沉浸體驗,這場特展不僅呈現了非遺技藝的千年基因,更展現出傳統文化與時俱進的強大生命力。正如展廳結束語所言:“愿木偶藝術成為人生摯友,在藝術帶來的童真樂趣中,雙手創造未來美好。”非遺文化的守護傳承,正在楊浦濱江寫下生動注腳。
來源:上海楊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